题图:1968年国庆五人留影虎丘
前几日,发了一篇图文,忆1968年国庆复旦五同窗携游苏州的旧事,并附五人在虎丘千人石上的合影。
今日,2022年5月4日。一早,浏览微信。见五同窗之一刘兄所发帖,如下:
《古稀年岁阅同窗毛兄近照感怀》
古稀思同窗,复旦好时光。
青春同呼唤,欢笑妙语响。
春秋五十度,故人古稀望。
都在上海滩,憶想皆当年。
记得当年在复旦时,六载学年,同窗60位,我一是有点"孤芳自赏",二是率真地"人以群分",与一般同窗相处疏远,关系親密打过交道的仅仅只有三个同学:余正、张君法、毛荣贵。
我们四人都是上海市人,为什么只喜欢和他们三人打交道呢?因为我深深地被他们各自的人格魅力特点吸引住了:我觉得:
余正"老好白相格",张君法"老可爱格",毛荣贵"老有劲格"。
因此,在复旦青春求学时期,极喜欢親近他们,青春无邪,形影相随,一起在复旦园和上海滩度过了许许多多美好的且于我终身有益的难忘时光
...... 快乐复旦学子·刘慧宝(77岁)
................................................................................
复旦五人
同学少年风华茂,率真如故乃刘兄。
姑苏一游最铭心,复旦六年恍若梦。
半个世纪箭飞去,一草一木眼前弄。
仰天一叹心喊足,人生不短景葱茏。
-- 1968年国庆节,复旦五同窗到苏州一游。9月30日夜,走出车站,趁月色,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太湖畔的木渎古镇,小客栈过夜。次日清晨,在镇上购买了一串螃蟹,在一家饭店付钱请老板烧熟,五人围桌共食,齿颊留香。接着,乘坐小木船,突突突,离开木渎到洞庭西山。当时的社会生活无“旅游”二字。船上皆西山农民。游客,我五人也。洞庭西山,远山近水皆入画。
国庆节游虎丘,遂有五人合影。
1968年姑苏五人游,54年过去,不可谓短,但,吾等人生之景,不可谓不葳蕤不葱茏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