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一座水城【4月2日阳光上午】

标签:
台儿庄:一座水城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一:枕河人家
题图二:碧霞宫
8月10日,坐了一整天的汽车,进入台儿庄古城,入住枕河客栈,稍事休息,外出,正是夕阳西沉,漫步古城内的古街,感觉特好。
漫步古城西门,先看到的是古式鲁南民居建筑,和大气壮观的参将暑,参将暑大门的对面立着一个雕刻着麒麟画面的大型照壁,其寓意当时参将暑在台儿庄的地位之显赫。参将暑的东侧是古城商业一条街,街的西头耸立着石牌坊,可见当时台儿庄是如此的繁荣昌盛。街道的铺设,也是匠心独运,旧石板所铺,路边有水渠环绕,行走在古石板路上,聆听着路边水渠哗哗,跟大自然如此贴近,轻松惬意。路两侧,房屋林立,有商铺、北方大院、吴家票号、私塾、驭站、酒楼、茶楼等,其建筑既体现了明清时期的风骨,又有南北文化交融的独特韵味,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闽南建筑及岭南建筑风格,汇合于此。
备受社会关注的台儿庄古城重建项目始于2009年,历时四年,全面竣工。
靠着380多张发黄的台儿庄的老照片、二十余位80多岁老人的回忆,描绘出古城复原图;历经四载精雕细琢,蓝图变成现实,一座美轮美奂“复活”的古城呈现在世人面前。
遵循“留古、复古、扬古、用古”原则,把大战后遗存的古驳岸、古码头、古船闸、古建筑等原封不动地保留,保存古城95%的道路肌理和水系框架,按照文物标准进行复建。
以运河文化、大战文化、鲁南民俗文化为主线,把文化业态融入建筑,重点打造百庙、百馆、百业、百艺。
徜徉在暮色徐降的古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古城的“水”。台儿庄历史上就是一座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