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2022-02-22 08:07:07)
标签:

眺望万寿山的发现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游船上望万寿山/佛香阁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题图二:游船上远眺香山,有西湖之秀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经验告诉我:角度不同,景观亦变。

果然!9月8日下午在石舫附近上船,开往南湖岛。

船上,放眼万寿山,湖光山色,一派好风光。船上可以看清楚,高四层的佛香阁,其实并非建造于万寿山之巅,万寿山之巅有另一建筑 - 智慧海。智慧海,或曰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刚才从苏州街开始登山,到顶,便见此色泽亮丽的建筑。还拍摄了一幅照片,见下。

“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据说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言归正传,假如万寿山上仅有孤零零的一座佛香阁,从审美角度来讲,就没有现在的厚重稳重之美,就没有现在的丰盈庄重之味。不知是智慧海建筑在先,还是佛香阁建筑在先。有了智慧海,佛香阁似乎有了“靠山”,有了佛香阁,智慧海好像有了“前卫”,从审美角度而言,两者相辅相成,彼此增资添色;从风水角度而言,构成了后有靠山前望水之宝地。驻足万寿山下,见不到的万寿山全貌,只有在游船上,才发现才欣赏万寿山之大美。

后来步行到颐和园东岸,从东岸看万寿山,方知佛香阁的高度不低于其后的智慧海。请看下图: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游船上,朝西望,又是一幅美图啊。请看题图之二照,青山如黛,山影起伏,香山的塔影和昆明湖的玉带桥构成绝佳呼应!

全国各地不乏“玉带桥”,最美者非昆明湖长堤上的玉带桥莫属也。此桥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玉带桥全部用玉石琢成,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桥型,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显得格外富丽堂皇。从游船上远远望去,玉带桥低调地隐在碧波之上,绿树丛中,美极!记得以前游颐和园,曾经走昆明湖之长堤,真正到了玉带桥跟前,审美价值反而低了,而非高了。岂非“距离美学”在作祟?

船到南湖到,登高,又用OPPO手机拍摄了一幅昆明湖西望的照片,玉带桥、香山和宝塔构成的画面更美!看官不妨不妨结合此文欣赏下列照片。

“智慧海”之近照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在南湖岛高处用OPPO拍摄的玉带桥照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湖上眺望万寿山的发现【2月22日阳光上午】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