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又回坎门 |
分类: 断想不断 |
题图一:1973年7月坎门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合影
(我:四排左五)
题图二:2015年国庆回坎门中学
杭州乔司6389部队农场:1.5年。再分配。与夫人一起分配到海岛玉环。享受4元/月的海岛津贴。
1972年1月3日,在杭州武林门乘坐长途客车到临海,次日再从临海到玉环。
-- 岛上有电吗?(夫人车上问我)
-- 一个孤岛,不会有电吧。
理想很骨感,现实却意外丰满。
海岛有电!一个燃煤小电厂供电,工作日有电,星期天停电。家中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一盏25支光的灯泡。有时,电量不足,灯泡成“小桔灯”,红而不亮。缺煤停电,家常便饭。学校发煤油灯,煤油灯下备课,别有趣味。
学校宿舍在小山岭上,开门见海。空气新鲜,略带海腥味。民风淳朴,学生聪明。入菜场,满目生猛海鲜,蔬菜摊位躲于一隅。母亲随我们到海岛生活四年,得益于饮食与空气,健康日佳。
文革收场后两年,考入杭州大学进修班。回眸一笑,挥别坎门中学,轻松体面,却心有不舍。
一晃,43年。
2015年国庆,当年坎门中学师生聚会,欣然前往。
26岁到此,重来已是69。当年的学生娃娃,白发初露!几多同事,撒手西归。
最喜,坎门巨变。如今已稳坐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乘坐游船去大鹿岛旅游,坐“苏泊尔”号游船。原来,苏泊尔的发源地在玉环!2005年世界品牌大会将其列为500最具价值品牌。
最喜,学生巨变,当教授的,当县官的,有闻名全国的物理特级教师,有产值亿计的大老板......。
最喜,鄙人巨变。在坎门中学大门外合影时,想:我从这里走出。当年,若是有人对我说:将来你会到上海交大当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我必惊愕一问:梦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