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当梅花遇到古诗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一:世纪公园的红梅大道
题图二:今日枝头红梅,苞多,花少
2月10日,从世纪公园7号门入,不远处就见大石碑:世纪梅园。
石碑这一带,确实,梅树成林,一片,又一片。宫粉梅,红梅,腊梅或含苞,或绽放。
此石碑可能误导游人:这里是世纪公园最佳赏梅处。其实,差矣。
蔚为大观的赏梅地,不在七号门,而在一号门之右侧。“自行车租车店”之左侧,有一不起眼的小道,上坡,再左拐,则见梅树夹道,花香扑鼻。路过“蓖愉园”(观赏盆景梅之小园),梅花树更多,花香愈浓。行半里地,密匝匝的观花道上,始见长椅,这里是我往年赏梅的“终点”。歇坐于梅花树下的长椅,吃茶,赏花,闻香,看游人 ......。
三个小时赏梅:登坡,抬头,举机,择景,拍摄......, 到了这把岁数,有点累。歇坐长椅,此其时也。今年,梅花大道两侧的长椅添了好几把。长椅宽大,质量好,靠背舒适。与友人并肩而坐,开心谈笑。
一对白发老伴,走累了,歇坐于我们身边。一把长椅,坐四人,绰绰有余。
-- 今天看梅花,遗憾!梅花一大半没有开。
-- 唉......,起了个大早,大老远赶来。
两位老者的对话,入耳,引起共鸣。确实,往日的梅花大道,头顶是一片片绯红色的云,风过处,红色花瓣随风飘落,粘在头上,粘在肩上......,一景!
闻老者对话,想起北宋文学家蔡襄的一首诗:
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没有看到的完美,人不太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作者一叹:花月不是像人一样有情感,不会因为懂你的感受就随你心愿。花月无情,还自作多情,可怜!
今人读上一首诗,已经不会按照作者的思路去延伸,去演绎。“花未全开月圆”这一名句给人的联想是:圆满和极致未必是好事。从审美的角度而言,花未全开,给游人留出施展想象的空间,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何憾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