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年初九之街景 |
分类: 居家小记 |
题图一:现在出门拉小车
题图二:小区外地摊
今天2月9日,大年初九。上班族已经上班,年味也拜拜了。
上午,写完两篇游记,上街,去清美鲜食取昨日预定的食品。所住街道,闹中取静,但也不乏烟火味儿。你看,今日街市,店家皆已开门迎客,人气之足,非过年时可比。
关闭多日的菜鸟驿站开门,进入询问我的快递。答:快递哥大多回家,这两天就上班,等了那么多天,再等两天吧。
买菜的卡车,我称之为“游击队”,也出车了,因为省去了菜场昂贵的摊位费,冬笋卖12元一斤,超市:19。
1996年第一次去美国,见到卡车地摊,一惊!到底是“车轮上的国家"(a country on the wheel)。转眼,上海到处可见卡车地摊。
当然,也有真正的地摊。两位老妪,在小区门外,日日摆地摊:自种的蔬菜,日用小商品。摆在超市门外,因为拾漏补缺,生意不错。对两位地摊老板,从不砍价,也很少见人砍价。不易啊,日晒雨淋,起早贪黑。
宠物店过节不打烊。据说是为了方便“寄养”,过年,主人就把宠物往店里一扔,潇洒出门。宠物店,菜鸟驿站,旧时不见也。
旧时不见的,多了:
清美鲜食,上海一个布满大街小巷的食品超市,每日顾客盈门。
幼儿园大门紧闭,溜娃者到处都是。溜娃者,皆老人也。现在的娃娃,脚下溜滑板,滑板,有可坐的,可站的。我女儿小时候,没有这种享受。连小推车也没有坐过。一晃,女儿都快退休了。现在回首,仍心抱小憾。
手拉买菜车,装得满满!老了,没有小车,提不动。
当年在6389部队农场,150斤的一麻袋稻谷,扛在肩上,还要走过窄窄的,摇晃的跳板,装船。
一叹:俱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