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登八达岭长城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一:自下而上
题图二:目标在望 → 最高(No.8)烽火台
7月25日,到京次日,就迫不及待游览八达岭长城。距离上次全家到八达岭,35年!
1992年,壮年,转瞬,进入暮年。
走出缆车,过长长通道,抬头之间,顿感豁然开朗,青山起伏,长城逶迤,天高地远!
35年之前,全家登长城,遇雨,且雨势不小,今日天公作美,虽是中伏时令,气温却在25度左右,长城之风,竟带秋凉!上海今日高烧40度矣。北京预报今日有雨,犯错!此错犯得好!天高云厚,却晴意显露。
车上导游对八达岭长城的介绍,言简意赅。
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修长城的朝代是明朝,明太祖从蒙古人手中夺取政权,定都南京,为了加强边防,抵御蒙古残余势力的侵犯,故在继位后便派大将徐达及四皇子朱棣,北上修筑长城。明代共大修长城十八次,先后历时150多年,才大功告成,这就是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这一段明长城,全长12700多里,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万里长城。
游北京,是多少人一生的夙愿,登长城,是多少人一生的梦想啊。
无需导游,跟着人流,缓步登坡就是。不过,一段被称为“好汉坡”的长城段,不仅陡峭,而且有点难行,毕竟71周岁了。唉,黄山的好汉坡,让游客心有余悸,乃真正的好汉坡!长城之好汉坡,似乎还行,谈不上险,也说不上累。
据导游讲,从第七烽火台到第八烽火台,乃游览长城之最佳,真正意义上的古长城啊。
登上八达岭长城,放眼绵延的山脉,一丝幽古之情,油然而生,一缕历史豪情,涌动心底。
从9:55分跨出缆车,到10:32分登顶,花费了37分中而已。难忘37分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