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很多奥秘,人类尚不能够解释清楚。
双胞胎“心有灵犀”的事儿,并不鲜见,国内或国外。双胞胎兄弟,姐妹之间,撞脸,撞服饰,撞病,撞考试分数......。
去年,上海的双胞胎李佳欣/李佳奇高考撞分,一个698分,一个707,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在不同学校,两姐妹“撞爱好”“撞衫”......
。
吾与吾兄,孪生兄弟,他比我早降生20分钟,出生时,我体重3斤。
1964年,我们高考撞分,一同考取复旦大学中文系,后招生者把我硬性调整到外文系。
离开复旦,我分配到浙江玉环海岛,吾兄分配到新疆哈密。
两人相逢一笑:我们两个又撞了:一个在碧海之小岛,一个在沙漠之绿岛。能否称“撞岛”?
更奇妙的事儿,发生在1978年。
我在坎门中学执教高中语文,课文中有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教学入港,夜晚挑灯,写了一篇文章《六个问题 -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体会》,投稿浙江师大。两个月后,收到《教学与研究》第6期,小文发表。这是我第一篇正式发表拿稿费的文章。
翻开一阅,惊:吾兄,也有一篇文章,也是谈《多收了三五斗》的教研文章,和我的赫然并列于目录中。
事先,并不知道对方也在写教学体会文章,而且同撞《多收了三五斗》!
多年后,得知:当时编辑部也是一阵惊奇。确定:毛荣富/毛荣贵,兄弟也。当然他们压根儿想不到:我们是双胞胎,同写此文,同投稿一家刊物,纯属“撞文”也。
以下照片:
1/
我的《英语人生》毛荣贵著述一览,
2/
5岁那年第一幅合影(在镇江伯先公园)
3/
1968年在复旦大学校园
4/
2014年9月在上海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