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闲逛前门大街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一:闲逛前门大街始于此
题图二:前门大街可称为铜像一条街,此乃慈禧太后之铜像
“前门”名声可谓大矣。儿时,“大前门”香烟,属于高档香烟,烟壳子上就有雄伟的大前门!
初到前门大街,就似曾相识啊。 古老雄伟的前门箭楼曾经很长时间都是老北京的象征。前门大街北起前门箭楼,南至天桥路口,全长1660米。老北京们都熟悉前门大街。因为这是他们的历史,也是他们的文化,更是他们的生活。
过去老北京人没事就喜欢去逛逛前门大街,全聚德的烤鸭,月盛斋的酱肉,瑞蚨祥的绸布,广和楼的京剧...... 说起来耳熟能详,个个都如数家珍。实际上,连前门大街这个名字都是老北京人自己叫出来的。自明清以来前门大街的正式名字是正阳门大街。路边举旗导游说:直到1965年政府才“顺应民意”,称之为前门大街。
前门大街变化最大,始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迎接奥运,几乎可以说是重建前门大街了。首先是前门大街拓宽了,看起来似乎拓宽了一倍,至少有20米宽,反正路两旁不见任何树,大街显得格外宽敞。现在从前门到珠市口的这一段(长约840米)已经拓宽了,路灯都装上了各种鸟笼子灯罩,“恢复历史风貌” 。其次是重铺了地下管道和新铺了路面,石材路面重新替代了柏油路面(再以前是石板),这一替代是功能替代,自此前门大街改为步行街,不准车辆通行了。但重新开通了只供观光的老北京叮当车(即有轨电车)。大街两旁及附近区域的老住户已经全部迁走,完全变成了适应旅游观光的商业旅游区。最大的变化是重盖了大街两旁的商铺。当然,这些重盖的商铺都是仿古风格,既有明清古典,又有中西合璧,尽管这些商铺很多是现代牌子,余下不多的老字号也是改头换面,但只要外观上看上去有复古之风,能满足一些游人赏古之愿就足已。
今日游前门大街,三印象最深:
其一,大街上的铜雕,有民俗生活的,有宫廷历史的,皆值得驻足细览;
其二,观光叮当车,即有轨电车;
其三,鳞次栉比的北京名店,一爿接一爿。
导游,是老北京,用京腔普通话说:这里的老字号也很少有老主顾,只有日日新人。这就难免宰客现象的出现。最不靠谱的是那些小摊小店,价高货次。
导游还留下一句有意思的话:去原来的老火车站看看历史车轮留下的痕迹,心情会很好。历史不能重复,但风貌可以由你想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