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百米观荷平台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一:凭栏观荷入佳境
题图二:端详半日,方认出“什刹海”三字
木制的栏杆,木制的平台,这一切似乎为了现在的观荷季!凭栏观荷,此乃观荷之最佳视角也!转悠一圈,虽然不见了前年的观荷茶座,仍兴致不减。毕竟到京四日,第一次遇见如此雅致的环境观荷,更何况,今日之荷花叶展瓣舒,精神抖擞,时值最佳观赏期。未能入茶座,来回走动于百米长的观荷平台上,观荷拍照过足了瘾。我还走出“荷花市场”的牌楼,来到地安门西大街上旁的绿化带,看民间小乐队在伴唱,看垂钓者在静候于湖畔,看摆地摊的老妪......,伫立于湖畔一块巨石旁,注视良久,方认出上书三字:什刹海。下面一幅地图,非常说明问题。“荷花市场”的牌楼在地图上也清晰标出。如此这般,有了重要参照物,读图就十分方便。
与“荷花市场”牌坊相邻者,郭沫若故居也,恭王府距离此地仅咫尺之遥。前海和后海细细的“腰带”,乃银锭桥也。后海的望海楼、醇亲王府和宋庆龄故居也依次排列,一目了然。
前海西岸,历来被风水先生视为“蟠龙水”环抱着的风水宝地。
清末民初之时,荷花市场是个季节性的市场,大约每年五月端午之后开市,到七月十五盂兰盆会过后,随着天气的渐凉,就该收市了。认真说来,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节总在六七月间,称得上是百货云集,百戏杂陈。卖的东西,既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古玩字画、手工艺品,还荟萃了所有的京味小吃,再加上从湖中采摘的莲蓬、菱角、嫩藕等应市,适合各种人们的多方需要,自然大受欢迎。表演的东西,有各种戏剧、曲艺、杂耍,说书的、唱大鼓的、拉洋片的,应有尽有,堪称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所以能吸引各种各样的人,从仕宦官家、文人雅士,到布衣民女、平头百姓,都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其情景几乎比正月里逛厂甸还要热闹些。
今日,7月27日,早晨进入前海,有三个没有想到:
前年热闹非凡的前海北沿今日变得有点儿;前海北沿的荷花竟然正值盛期,光照极佳,观赏与拍摄两相宜也;虽然湖畔的茶室已经奉命被拆,但是观荷兴致却一点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