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白雪皑皑湖苍茫
题图二:宛若国画

久有雪后去杭州踏雪看景之心,阴差阳错,总未能如愿。
为何会有此愿?源于两点。
其一,杭州坊间有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夜湖不如雪湖。
其二,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张岱写了一篇《湖心亭看雪》,让我痴迷。全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龙年除夕的一场大雪,让蛇年的西湖银装素裹,心情雀跃,欲与友人前往杭州赏雪,却因琐事羁绊,中未能成行,留下一憾。友人,亦教授,且擅长摄影,兴冲冲独往。尚未回沪,就在杭州宾馆给我发数十幅照片,精彩啊。
为他:咋的没有断桥残雪之美图?
他答,一腔沮丧:在断桥之西侧,一不小心,滑倒,摔远且痛,镜头也被摔坏!发誓:今生不再去杭州看雪。
又问:见素裹,不见红装,咋回事:
他答:杭州雪后,很少有阳光 。
他的故事,让我倍感其美图之美。
他的故事,在日后杭州又下大雪时,我裹足不往。毕竟,老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