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登假山,俯瞰梧桐大道
吃茶15分钟,起身,游园开始,步入院北小门。
“八景园”,并非虚名,八景,皆有所指:赤乌碑、涌泉、虾子潭、陈朝桧、沪渎垒、芦子渡、绿云洞、讲经坛。每个景点,皆有故事。
十年前,第一次到此,逐个对号入座,逐个弄清其背后的故事。
粉墙上的月洞门后,站着“赤乌碑”。左环右绕来到“虾子潭”,曲径通幽,又来到“绿云
洞”,进入洞内,战战兢兢,生怕碰壁,生怕绊倒。今日75周岁,明日76,走平路,尚能“疾行”,登假山,战战兢兢起来。阶石不平,且阶差甚高!今非昔比,今上假山,需要友人搀扶一把。10年前,噌噌两步,就上去了。10年前,游黄山,说走就走。现在登黄山,要坐滑竿了。
登假山,则可看到刚才走过的梧桐大道,居高临下,仿佛看到60年前,少年的我,在一棵一棵数梧桐树的身影。
登高一望,心生俯看人世之感。
刚才,我的微信朋友圈,一位女士,口无遮拦,直抒胸臆:
我曾下决心,30岁之前结婚,并做母亲。明天我就30了,男友影子也没有哩。就女人的生理特点讲,30岁,就等于过了大半辈子。我恨跨年......。
上海豫园有个古戏台,两侧有楹联,其一:天增岁月人添寿。据世卫组织划分:75-89是真正老人,90岁以上算长寿老人。据此,我喜“跨年”。跨年,对于75岁,或以上者,可说“人添寿”也。
一番遐思,再登上讲经台,往下看,只见山中一泉汩汩而涌。原来,静安寺颇为有名的“涌泉”被移景其间,旁边石刻上还有赵冷月所书的“天下第六泉”五个大字。旁边石刻上镌有赵冷月所书的“潜龙古水”四个大字。泉水清流潺潺,直入“虾子潭”,听泉观流,心情怡然。
面积3.4亩,妥妥的“口袋公园”,竟再现元代静安寺曾有的八处名胜古迹。掐指一算,1700多年飞逝而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