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荷塘边朱自清雕像
题图二:身后即是《荷塘月色》之荷塘
7月赴清华大学参加两岸翻译研讨会,下榻清华园内招待所。招待所好地方:离开清华泳池,一箭之遥,同时,离开朱自清《荷塘月色》之荷塘,亦一箭之遥。
故四日会议,几乎日日抽空去泳池击水,清晨或傍晚,即漫步荷塘四周,从容观荷。尤其,两个月夜,踱步荷塘边,心诵名篇中的名句,小住清华之一大乐也。
一个清华园内普普通通的荷塘,因为一篇名文,便散发异彩,成为我心目中的观荷圣地。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南下长沙,1938年3月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之前,朱自清一直执教于此啊。
《荷塘月色》中的荷塘就是指这里。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荷塘包围的一座岛,此岛在西北侧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岛东南侧另有一短桥“莲桥”。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建有“荷塘月色亭”、近春园遗址纪念石碑等。
第一次读此名篇,对“曲曲折折的荷塘”感到有点费解,今日到此,才恍悟。原来,此荷塘呈长方形啊。月光下放眼此荷塘,曲曲折折四个字便巧妙写出了荷塘的样子。
夜晚,月光很好的夜晚,我独自来到朱先生留下传世名篇的荷塘,看朱自清先生的石雕像,忆文章的一个个段落......。此次北京行,清华小住的最美享受
- 未曾想到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