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夕阳残荷
由于地理位置关系,杭州无观日出之地。宝石山上有“初阳台”,那时旧时观日出的地方。现在由于西湖之东高楼林立,我曾兴冲冲一早登上“初阳台”,入亭观日出,大憾!
西湖落日,游湖之美景也。原因有二:一是,日落时间长,不像日出,红日跃出地平线,精彩就是几分钟。日落,一轮红日恹恹地西沉,可以观赏半小时以上,二是,有西湖湖面的映衬,天红,水红,山红,树红......,湖光山色之间,一轮夕阳,美极!
杭州观日落的佳处:1/ 长桥,有雷峰塔为背景;2/
湖滨,有集贤亭及西边的群山为背景;3/ 苏堤。
12月21日傍晚,慢走苏堤,可遇不可求!西边的天空被西沉之夕阳所染,一片通红!
静坐在湖畔长椅上,欣赏着落日的演变。
夕阳下沉的速度,比日出要慢许多,一轮朝阳,似乎有点急切,像早上的上班族,跃出地平线,无需两分钟,就升得老高。在黄山,泰山,鸣沙山看过日出,感觉相同:等红日露出地平线,两分钟后,久候日出一小时的观众就自动解散了。日落不同,古代名著里写落日,皆有一个形容词:恹恹地。所谓“恹恹”,即精神萎靡,在此的引申义即“缓慢地”。落日不像日出那样瞬息万变!你可以观赏半个小时,甚至更长。落日,也有灵性,似乎十分留恋这个世界,多看一眼也好!
眼看着,大且圆的红日,一点一点沉下去,全圆,到半圆,到一隅,直至最后全部消失,仅在西边的天空留下一抹淡红色。--
这个过程,让人享受啊!
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乃千古绝唱。虽然,诗人在创作此诗时的个人心情不佳,而此种心情,于是有此一叹:只是近黄昏!
今日吾之观落日,只用其一句:夕阳无限好!
图一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图二 来了一位摄影家
图三 夕阳残荷
图四 霎时间,西沉红日失却了耀眼之光
图五 苏堤夕照
图六 拐入孤山公园看残荷
图七 留得残荷听雨声
图八 等我走出孤山公园,仅几分钟的时间,只见一轮残阳!
图九 西泠桥和苏小小
图十 武松墓地
图十一 苏小小与武松之墓居然毗邻
图十二 来到苏堤,石碑上映着对面人家的灯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