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广州有个粤剧艺术博物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一:临水舞台在演出粤剧
题图二:广州行最后的午餐:禄粥(双拼)
12月30日,广州行之“鱼尾半日”,去了黄大仙祠,再去了光孝寺,从光孝寺乘坐地铁回恒宝广场,过家门而不入,径直去了此行的最后一个景点 - 粤剧艺术博物馆。
途中意外惊喜,邂逅詹天佑故居,接着便来到了粤剧艺术博物馆。此粤剧非彼越剧。由于地域关系,今生没有观看过粤剧,只知道粤剧名人“红线女”而已。你想,平日连广东话都听不懂,遑论观看粤剧哉。
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建于老西关恩宁路永庆巷,2016年6月开始正式对外开放。入内参观,感触良多。 原来设想,这个粤剧艺术博物馆非小博物馆,入门先是一惊:
博物馆内为岭南园林风格建筑,青瓦白墙。有假山花木掩映其中,高低错落。回廊月门穿插于内,花格小窗移步换景。正中心则有瀑布流水,增添活力。整体布局精巧又不失大气,环境非常优美。可以看出政府的重视和巨大投入,也显示出设计者的匠心一片。
更惊喜的是,博物馆内有戏台临水,旁有玻璃幕造成颇有现代感的瀑布,观众隔水观剧,颇得流水山石的雅致。但从实际演出情形来看,由于中间水域颇宽,观众与戏台实际距离比较大,加上露天表演,演员的唱腔念白难以听清。不过,能听清楚对我们来说也无用,听不懂呀。
这个场景确实让我感到十分愉悦啊!台上在表演,有声有色。
走出博物馆,入“禄粥”午餐,倒也首尾呼应。广州七日,始于广州酒家的早茶。无论名店还是巷尾之小店,皆能品出美味,这就是广州!
1点52分到广州车站。留影,与羊城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