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2021-09-23 08:20:35)
标签:

岩洞音乐会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岩洞音乐会开始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在温岭毗邻的玉环县,我曾经工作过7年(1972 - 1978年),只听得温岭盛产石板,所谓“长屿洞天”,闻所未闻也。
    三日游的第二日,大巴直奔长屿洞天。大巴疾驶,心中并没有多少期待。
    将信将疑之时,车到长屿洞天大门外。
    导游在大门外如同背诵教科书一般地向我们介绍:
    长屿硐群是自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留下来 的石文化景观,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内含 28个硐群,1314个硐窟。景区集雄、险、奇、巧、幽为一体,已成为国内知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先入“石园”,见 石槽 ,喂马用,且为明代遗物。 
    清水红鱼,鱼缸居然石雕。置身洞中,观鱼便别有趣味。 石雕弥勒佛像高5米,宽7米。大佛慈颜,使人见之生喜。其形象比起灵隐飞来峰的那位,稍稍逊色哦!洞外有天,自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留下来的痕迹十分明显,一潭碧泉上架着回环曲折的小桥,桥头有石雕大明珠,因名九曲明珠桥。雕花的石柱,一路行来,整个景区都充满了石头的元素 。
    居然出现一个音乐厅!此乃便是国内绝无仅有的岩洞音乐厅,岩洞音乐厅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近700人入座欣赏音乐厅民乐队的精彩演奏。明代进士长屿人李诗璲如此写双门洞:“独秀峰下翠作堆,幽楼如入小蓬莱。山中瑶草无人识,硐里桃花空自开。”清代长屿诗人亦有一首五言绝句:“深山不受暑,莫如双门硐。我来风相迎,我去风相送。”果然,坐在岩洞音乐厅内,凉风习习,浑身上下顿感舒适,此非空调带来的舒适。而且,如今,山中瑶草有人识,硐里桃花不空开。- 不由得感慨人世之沧桑! 
    歇坐洞内,观看了一场岩洞音乐会,享受清凉,享受音质极佳的音乐,一生难忘。

图一   “双门硐” -- 长屿洞天之大门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二  “石园”为何物? -  罕见之“石园”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三  石窗
“石园”,原来是温岭石文化的一个露天展览,也是进入洞天的必经之地。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四  石磨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五   石磨的地盘和接盘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六   石槽 【喂马用,且为明代遗物】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七   对面的山(未去)
【此乃“双门石窟”,是展示道家文化的人工石窟】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八  山顶之太极八卦图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九   低调洞口
【令人想起陶公所言: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十   观夕洞 - 一个好优雅的名字
【豁然开朗,且洞外有天】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十一   清水红鱼
【想到置身洞中,观鱼便别有趣味】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十二   手扶石球居然能够转动,信否?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十三   大肚弥勒佛
石雕弥勒佛像高5,宽7。大佛慈颜,使人见之生喜。其形象比起灵隐飞来峰的那位,稍稍逊色哦!】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十四  洞外有天
自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留下来的痕迹十分明显】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十五   此“洞”有别于“硐”?
峒 = 洞。前者用于山洞、窑洞、人工开采矿石所形成的洞也。巨岩上“观夕洞”三个大字由中国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钱绍武教授书写观夕硐,折射了辛苦劳作的古人欣赏斜阳入洞时的美好感受。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十六   就地取材,洞内的石栏杆工艺不俗哦
一潭碧泉上架着回环曲折的小桥,桥头有石雕大明珠,因名九曲明珠桥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十七   雕花的石柱
一路行来,整个景区都充满了石头的元素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十八   导游讲解马拉的巨型石磨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十九   岩洞音乐厅
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图二十   演出时间表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图二十一   音乐厅入口处岩洞音乐会【9月23日阳光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