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二十四桥之“标准像”
游扬州,必游瘦西湖,最好从瘦西湖之东门入,沿湖(其实更像一条河)之行,一路皆景点,其终点是二十四桥,还有站立于一侧的熙春台。中间路过扬州标示性建筑
- 五亭桥。
二十四桥,似乎名气更响!几个清朝皇帝都曾乘船穿过二十四桥,而杜牧又为二十四桥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熙春台下,一块汉白玉石碑上镌刻了毛泽东的手书杜牧诗 ...... 。
熙春台二楼,有茶室,其北窗正对着笔直的瘦西湖,五亭桥以及右侧的小白塔乃其窗景。我称之为:扬州之最美窗景。茶室内有三位小妹演奏古筝,从茉莉花到紫竹调,从烟花三月到江南小曲。闻天籁,品香茶,凭窗观远方,低头看名桥,此乃扬州第一茶室矣。
走下楼台,见一扇特殊的窗户。
这扇圆形的窗户,本应是一轮圆月,但是,圆月被分为两份,一份占三分之一,另一份占三分之二。显然,这个设计,匠心独运。这个设计,让我们想起了唐代诗人徐凝的《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每次来熙春台,总要在毛泽东手书的杜牧的诗碑前,徘徊良久,默诵两遍。
杜牧诗歌之美,和毛泽东手术之美,简直的绝配。
熙春台下十字阁有如此楹联:
莫放春秋佳日过
我从山水窟中来
宋·苏东坡《将之湖州戏赠莘老》诗云:“余杭自是山水窟,侧闻吴兴更清艳。”诗中,山水窟指杭州西湖,此联,山水窟借指扬州瘦西湖。
熙春台和二十四桥为邻,拾级而登,数一数,正巧二十四级,二十四桥的名字是否由此而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