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万佛塔下别峰庵【9月10日阳光上午】

标签:
万佛塔下别峰庵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一:万佛塔下别峰庵
题图二:别峰庵侧有板桥书屋
到镇江旅游者,十之八九不会不去焦山。焦山,乃长江中心的一块“浮玉”;去焦山游览者,十之八九会错过别峰庵!
友人自镇江归,吾问登焦山否?答:当然。又问:去了山顶的别峰庵了否?答:不知也。
听我介绍,友人猛拍大腿:遗憾,下次补去!
雍正十三年(1735),郑板桥为了参加朝廷的会试,曾闭门读书于别峰庵。庵之正门对着长江,门前的空地狭窄,两米外就是悬崖陡坡,当年板桥先生面对开阔的长江,曾经留下了“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的雅趣。门外有联曰:“山光扑面因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院内大殿小斋三间,一间斗室,一方小院,有花坛,有树两株,疏篁数竿。板桥先生在《竹石》诗中云:“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
为啥游客会走过错过别峰庵?这跟其位置有关:一路登至万佛塔。从万佛塔向西,在焦山双峰之阴的别岭上,一条阔路朝前,右侧不起眼处,有数十级石阶下行,即可见一座小巧雅致的四合院,这就是庵小名气大的别峰庵。
路边不见指示牌,走过此地,很少有人会拾级而下,拐入别峰庵。
别峰庵历史久矣,并非郑板桥时才有。宋代高僧佛印了元禅师有诗赞:“绝顶无寻处,何人为指南。回头见知识,原在别峰庵。”这是对别岭上的这座小庵堂的赞叹。
郑板桥读书,真会找地方!别峰庵,出门可观江景,入室能读诗书。
在别峰庵中,板桥先生也曾写下了这样的佳句:江雨初晴,宿烟收尽,林花碧柳,皆洗沐以待朝暾;而又娇鸟唤人,微风叠浪,吴楚诸山,表葱明秀……真是人间仙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