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故事精彩最是秋水山庄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一:背后,荷花盛开,白堤如链
题图二:北山街 - 观荷观景大平台
杭州游六日游,作“适老”改革:非早出晚归,而是上午走景点,午餐杭州酒家,然后回酒店,呼呼一觉。起床,去附近的公交小枢纽,上4/7路,去景点。
今日上七路,10多分钟,到葛岭下。傍晚的北山街,另有迷人之处。
上午到郭庄,在景苏阁下,友人不经意说了一句:这个小平台太小,有点闷。友人一言,入吾心也。确实,面积仅半个篮球场大,上有古樟压顶,前有密匝匝荷叶,后有小楼,荷风虽好,不能尽其畅也。苏堤在望,远了点。不小心看,就忽略了。
比较出鉴别。郭庄,此美中不足,是和北山街比较之后,才有强烈感知。今日傍晚到北山街,夕照白堤,游人与树木,断桥和锦带桥历历可见。眼前大片荷花,面积大于篮球场。
北山街乃交通要道。但是,擎天的梧桐古树之南,有湖畔平台,平台宽宽阔阔,有花坛,有长椅。这里是游人的天下。行走于此,歇坐于此,你丝毫不感到梧桐树北的车水马龙。
操各地口音的游人从我们身边,或走过,或驻足,一位女子,带一双儿女,三辆自行车停于左侧。操台州口音,搭讪方知,来自天台。母亲说,两个小孩一定要骑车逛北山街。我告诉她:我在台州师专工作了10年。距离一下子拉近。热热闹闹,畅谈起来。她为我们拍照,我借其一辆自行车,兜一圈,留影。
长椅右侧,有一荷花,颜色特别红艳,还耷拉下两片花瓣,花姿可人。半小时中,至少见六七位游人,路过,蹲下,对准此花拍照。凑巧的是,这六七位,皆用单反,且皆独游。据我观察,转悠于景点的“单反女”,多为剩女也。
现代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长椅背后,即“秋水山庄”,其故事就更精彩,吾常疑:咋的没拍电视剧?
秋水,原名沈慧芝,原为晚清上海滩的雏妓,成年后被一皇室贝勒重金赎走,携往京城。几年后,贝勒爷病故,于是携财重回上海。
秋水擅长鼓琴度曲,与史量才高山流水,视为知音。史量才给她改名为秋水,秋水以身相许,成了史量才的二太太,并将所带财物也全部给了他,由此史量才购进《申报》《新闻报》,一跃成了上海报业的泰斗。
当秋水知道了史有了外语后,孤独愁苦。也许,史量才觉得自己的所为于秋水不公,就在此置地建屋,并亲手写了“秋水山庄”的匾额。
热恋中的人总是最傻,也是最容易受感动的,当秋水来到西湖边看到了秋水山庄,所有的委屈和不平都被付之西湖。后来她经常住在秋水山庄,也许只有在秋水山庄,她才能忘却烦恼,真正做个秋水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