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与分别43年的学子相聚灵隐
题图二:飞来峰石洞内的石刻
7月30日,到杭州之第三日。一早在肯德基吃酒店提供的免费早餐,7:24分到饮马井巷车站上七路车,过断桥,过北山街,7:56在灵隐下车。小城的好处:交通便捷省时。
1978年高中毕业的坎门中学学生,运好,毕业即可参加高考!学子小林金榜题名,就读杭州。一转眼,退休,且定居杭城。今日,约定一聚,掐指一算,43年未谋面矣。毛老师老了,见面还认得吗?认得!微信上常见你的照片。
小林,佛系女,游历许多佛教名山,最近还去了贵州的梵净山!相聚地点,我选了灵隐。阔别43年,一眼认出,其实,一个人脸型和眼神变化甚小。
一行三人,同游灵隐,先入飞来峰下石洞,驻足于一石刻,上书四字:知足常乐。我说:1967年,21岁,第一次入洞见此石刻,震撼吾心!灵隐寺还有一幅存续1700年之名联,无论佛系或非佛系者,读之皆大醒: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在的石刻前我说:“知足常乐”这四个字,跟此名联的内涵相通。若天下人都能认真践行,班房要少关多少贪官啊!
你看,当了一辈子老师,见到昔日学子,又喜欢“说教”了!
据说,飞来峰造像有三个全国之最,其一是元代造像最多,其余两个,记不得了。最爱:大肚弥勒佛。他的笑口常开,与“知足常乐”,与名联,构成了绝妙呼应呀。
当年我任小林的语文和英语老师,几十年过去,轮到小林当我的老师了,我把梵净山的梵字读第一声,小林说:应该读第四声,且拿出手机百度作证,我服。进入灵隐寺,烧香祈福,我的原有“程序”,也一一得到小林的纠正。今日之小林,俨然成吾师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