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威尼斯之面具店
威尼斯面具及玻璃制品,闻名遐迩,购者甚众。
据我旁观,威尼斯商人性格耿直,从我们的观点看,绝非经商之能人也。
我亲眼目击了这样一件事。
一位台湾游客在面具店欲购买一面具,选中之后,老板一笑,点头称是。
我问老板,为啥如此高兴?老板用英语答:他会选!他识货。
游客见我能用英语和老板对话,便求我让老板打个折,便宜一点。
我把他的意思传递给老板,不料,老板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只是摇头。
游客见状,知道打折不成,马上让我再翻译 --
就照原来的价钱买一只吧。
更意想不到的事儿发生了,老板仍然摇头,很快走到另一边,忙着去接待别的游客了。
台湾游客愕然,我亦愕然。
他没趣地走了,我和老板交谈继续。老板两手一摊,告诉我,他是假面制作艺术家,刚才看顾客挑选,以为遇到了识货者,结果,他居然讨价还价,他有点儿失望,有点儿伤心。--
既然是识货的内行,就应知其价值呀。-- 这竟然是店主的逻辑!继续,我的愕然。
小本买卖,糊口即可,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养家活口,也是一种尊严的生活。--
这便是流淌着罗马血液的意大利人。店主只想守住那一点自尊。-- 职业的自尊,艺术的自尊,人格的自尊。
后来,踱入另一家玻璃制品制作和销售商店,偶遇一位团友。
-- 老先生,我正在找你哩。
-- 啥事儿?
-- 你给我翻译一下,这个玻璃花瓶,能不能便宜一点?打个折什么的。
-- 哦。(面呈难色,觉得开不了口)
-- 帮我翻一下呀,我蛮喜欢这个花瓶。
无奈,拗不过他,还是为他翻译了。
结果更惨。老板大手一挥,说到:“门在那儿。”
-- 门在那儿!啥意思?
-- 请你出去呀!
-- 没见到过这么做生意的!(悻悻然,团友离店而去,边走边说)
-- 哎......!(望着团友的远去的背影,我一声叹息)
不容还价,如此经商,生意岂能做大?这样的态度有点儿离谱,也许,并非每一个意大利商家皆如此,但无论如何,这是一种流行于威尼斯的经商之道也。
游人如蚁,商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这正是如此经商之道付出的代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