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问乌镇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一:乌镇长河
题图二:乌镇长街
11月24日来到浙江乌镇。留下最深的印象:乌镇的长街和长河。虽然已经时近中午,乌镇似乎醒来不久。石板铺成的长街,干干净净,同时也冷冷清清,长街两旁的木板门尚未开启,气氛有点儿萧杀。略显混黄的长河水面上,往来船只很少,欸乃之声因此传得很远。
走在如此街道,眼望如此长河,居然想起了 11月24日来到浙江乌镇。留下最深的印象:乌镇的长街和长河。虽然已经时近中午,乌镇似乎醒来不久。石板铺成的长街,干干净净,同时也冷冷清清,长街两旁的木板门尚未开启,气氛有点儿萧杀。略显混黄的长河水面上,往来船只很少,欸乃之声因此传得很远。
放步此街,眼望此河,张若虚 (唐)的《春江花月夜》中的两句居然响在耳畔: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若虚知道:月亮在他诞生之前就有了,他生,它在;他死,它仍在。巨大的强烈的时空对让作者仰天一叹,仰天一问。
先民逐水而居。乌镇,肯定是先有河,然后,才有先民沿河建屋,开始,也许就是一两间屋子吧,随时间推移,人类的繁衍,朝代的更迭,渐渐,长河两岸,房屋越来越多,居民越来越多。
先民的聚集地必定离开水源越近越好!走在今日之乌镇长街,在两侧皆有小巷,而小巷的尽头就见长河,居民在河埠头汲水,洗衣,洗菜。儿时家住漕河泾,也去后门外的漕河泾河里淘米,洗菜......,记得一年冬天,初二的我,去河边洗菜,双手冻的发红,麻木良久。那时的漕河泾河,水清有鱼虾,常见小木船在河心用两根木棒支撑的小网在河底“趟螺蛳”。后来河水污染,现在又恢复了清澈。
走着看着,想问乌镇的长河长街:
河畔何人初建屋?河水何年初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