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 伍公山上铜雕塑
题图二:吃茶者
入住杭州鼓楼附近的五洋客栈,虽然离开湖滨稍远,但让我喜欢:1/
客栈的整洁和古朴,“客栈”二字,就让我喜爱。2/ 门前的中山南路,入夜便华丽转身为“美食街”,3/
鼓楼旁有石道登山,登伍公山,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就是从此石道上伍公山,书中描写的石道与现在的石道完全一致:一个之字形的转弯,上山即见“伍公庙”等等!沿着吴敬梓的足迹登山,有“读史”的味道。上山,转过“伍公庙”,这里有逗鸟者的天堂,有许多茶室,一般外地游客不会到此吃茶,逗鸟者,吃茶者,皆杭州本地人也。他们会自豪地告诉你:人养鸟,鸟养人!他们会自豪地告诉你:这里吃茶的味道胜过龙井!
入住五洋客栈,我常常清晨上伍公山,领略和享受杭州人的休闲清晨,特别需要一提:伍公山上的铜雕。
无需多言,此乃浙江美院师生的杰作!
几组铜雕,让我驻足,让我细观入迷,让我一生赞叹:回到当年的老杭州啊!
当年的杭州的剃头师傅,挑着一副担子,穿街走巷,为百姓理发,你看,这位师傅正在为一个宝宝理发,胖嘟嘟的宝宝睡着了,年轻母亲抱着宝宝,剃头师傅,右手拿着剃刀,小心谨慎的样子,也许在为娃娃剃满月头吧?
几个茶客,围坐一起,谈天说地,其中一位,有文人雅士之风,手端茶盏,开口说话,春风得意啊!静观之下,简直如闻其声!
广州沙面,简直成了铜雕露天展览馆,数量太多,精品甚少。不像杭州伍公山,铜雕三五,画龙点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