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珍贵的双色牡丹
题图二:漕溪公园内的老人
2021年4月4日,正清明,去颛桥扫墓。去年因疫情,未去。时隔两年,颛桥更美。沪闵公路边有一大片高高的水杉树林,原先只能远观,今日水杉林得以开发,可以进入,林中铺设了长长的木板栈道,行走林中,脚下有弹性,眼中有美林,徘徊留影而去。
离开颛桥寝园,车过漕溪公园。停车入内,5天之前,刚在人民公园观赏过牡丹花,今日,岂能过而不入!
今日,从墓地踏入漕溪公园,满园春色,心情一洗。5日前,人民公园80%的牡丹花始凋谢,今日漕溪公园的牡丹80%正盛开,心中大喜!牡丹的花期,即便在上海,也并非一刀切,常熟尚湖牡丹,继洛阳和菏泽,国内排行老三。尚湖一家饭店的老板跟我悄悄说:赏牡丹,你要在每年4月20日来,最好!
漕溪公园:附近老人之乐园也,四位白发老者歇坐长椅玩手机,春光下,白发银光闪闪。拍照一幅。上海幸福老人之缩影。
园中的牡丹名闻遐迩,品种繁多,牡丹特色花坛面积近千平方米,有本地和曹县品种牡丹60余种600余株,年龄最长者已逾130余年,为沪上仅有,颇具洛阳遗风。
写过一篇赏洛阳牡丹的游记《洛阳牡丹园:豁然解读刘禹锡》,文中写道:
洛阳神州牡丹园内牡丹花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花朵之硕大,花香之淡雅,前所未见,前所不敢想也!
唐代欧阳修赞曰:“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诗中“地脉”二字令我想到,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养一方花草。
以上文字的潜台词:看过洛阳牡丹,天下无牡丹矣。此想法在2015年观赏了洛阳牡丹之后,根深蒂固。今日大大的意外是:漕溪公园的牡丹花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花朵之硕大,花香之淡雅不输洛阳矣!
漕溪公园的牡丹名闻遐迩,品种繁多,有凤丹白、紫二乔、白雪塔、玉楼春等,这些牡丹其中有从安徽宁国、山东菏泽、以及日本引进,也有本地和曹县的品种牡丹。
漕溪公园南园以牡丹、芍药为主。园中的牡丹名闻遐尔,品种繁多,牡丹特色花坛面积近千平方米,有本地和曹县品种牡丹60余种600余株,其中名种有五色牡丹、白牡丹,花形大而色纯,复瓣,颇具洛阳遗风。年龄最长者已逾120余年,为沪上仅有。
园东南为占地约744平方米的牡丹园,东部有一个面积18平方米的梅花形的花坛,坛中有百年牡丹多株,其中一株逾120年,系嫁接而成,花期长达月余,花朵逾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