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绍兴三乌之一:霉干菜【3月5日阴天上午】

(2021-03-05 08:18:34)
标签:

绍兴三乌之一:霉干菜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价廉物美的霉干菜 

绍兴三乌之一:霉干菜【3月5日阴天上午】

 少小离家的母亲,总爱念叨故乡绍兴,母亲最难忘的似乎是绍兴之“三乌”:乌干菜(即“霉干菜”),乌篷船,还有乌毡帽。

    我到绍兴,最爱坐乌篷船,从鲁迅故居到沈园,走十分钟即到,我仍喜欢上乌篷船,摇摇晃晃,优哉游哉到沈园,还买了一顶乌毡帽,大热天,戴着冒汗,带回家当纪念品。
    闻香识水土。行走在三味书屋和鲁迅故居门前的大街小巷,一阵阵乌干菜的香味扑鼻,我做深呼吸。后闻一阵油炸臭豆腐的香味,再闻一阵茴香豆的香味……。
    如此“有味”的小城,国内难寻也。
    不知啥时起,绍兴人流行吃臭豆腐了。绍兴臭豆腐甚至成了上海市场的一个品牌,爱食者多多。鲁迅笔下,孔已己那个时代,好像并不流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身在异乡为异客,母亲也会腌制芥菜(或抽苔的白菜和油菜),再晒干而成乌干菜。
    儿时,只有过年,母亲才会做一道“干菜毗猪肉”(绍兴官话)。霉干菜和猪肉(最好肋条肉),两者乃“绝配”。干菜因吸油而变软变香,油津津的,沾着肉味,不再硬邦邦;猪肉因与干菜同烤,不再肥腻腻,肥肉瘦肉皆能嚼出菜香。一道菜上桌,只见肉色红润、菜干乌亮,异香扑鼻,叫人垂涎。且久藏不坏,越蒸越糯,越吃越想吃。母亲告诉我们,这个菜是徐文长首创的,当时,我们还不知道徐文长何许人也。
    逢年过节,在镇江一个陋巷,几家合用的一个厨房。我家煤炉上的“干菜毗猪肉”飘香之时,也就是芳邻们垂涎之日。一盆“干菜毗猪肉”令邻家的“红烧肉”失色、失香、甚至失味。于是,左邻右舍就来我家排队“登记”,央求母亲为他们烧上一锅“干菜毗猪肉” – 一碗“过年大菜”。乐呵呵地,母亲不仅有手艺,不仅乐于助人,而且还慷慨赠送当年春末夏初自家腌制的正宗乌干菜,这在当时的镇江有钱也买不到哩。 
    鲁迅故居隔壁弄堂,小店麇集,招牌上写着:农家乌干菜/3元2斤。
    我心一沉,是“菜”贱伤农?还是质次价低?
    -- 这霉干菜啥时候做的,过期了吧?(一游客问)
    -- 客人有所不知,我自家做的霉干菜,摆不坏,越陈越香。(老板答)
    记起来了,小时候,母亲也是这么说的。 

绍兴三乌之一:霉干菜【3月5日阴天上午】


绍兴三乌之一:霉干菜【3月5日阴天上午】


绍兴三乌之一:霉干菜【3月5日阴天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