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垒起七星灶 /
铜壶煮三江
题图二:品茶春来茶馆
游沙家浜,玩点有三:看戏,坐船和吃茶。
在红石村的古戏台,还有沙家浜古镇的街头戏台皆有定时的演出。当然少不了阿庆嫂、胡传魁和刁德一上演的《智斗》。
垒起七星灶 / 铜壶煮三江 / 摆开八仙桌 /
招待十六方 / 来得都是客 / 全凭嘴一张 / 相逢开口笑 / 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 /
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沙家浜看《智斗》的味道,绝非在别处可以享受到也。
看完了京剧折子戏《智斗》,转身便去红石村码头。在码头上手摇船,每船六位游人,40分钟,船票120元/船。
小船儿悠悠,进入芦苇荡深处时,这里没有西子湖的湖光山色,却别有野趣。密密的芦苇荡,藏得下千军万马,青青的芦苇,生机无限,初夏的爽风吹拂,轻闻到沙沙声,忽然,“噗哧”一声,芦苇丛中飞出一只大鸟(或野鸭),箭一般飞向蓝天。又是“噗通”一声,一条鱼儿跃出了水面,又迅捷潜入水底,还没看清是条啥鱼儿。
久居闹市,一下子坐船进入芦苇荡深处,赏芦苇,听撸声,看飞鸟,观鱼跃,别有一番滋味。船工说,说到了深秋,芦花飘白时,那才叫美!
--
阿庆嫂把伤病员带到这芦苇荡里来,你们看看,鬼子能找得到吗?
正当全船六位萍水相逢的游人嬉戏谈笑,船工一言,让众人游兴陡增。
--
阿庆嫂是你们沙家浜永远的人大代表!
游客幽它一默,全船皆笑。
现在的沙家浜,茶馆多多,皆同名:春来茶馆。据说被分成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
春来茶馆,古色古香,一张张八仙桌,一张张长凳,有七星灶,有大水缸,当然我喝的茶并非由七星灶所煮。今日,茶客却极少,如此环境,正中下怀。
见到柱子上一幅楹联:
风声度竹有琴韵
月影写梅无墨痕
历来喜欢在景区欣赏楹联的我,在空空荡荡的春来茶馆内发呆的我,发现此楹联,如同打了鸡血针,兴奋起来,先是出声朗读,再是拍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