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湖,必到断桥,下断桥,即走白堤了。不少游客误以为:所谓白堤,始于断桥,终于西泠桥。
其实,白堤没那么长,它始于断桥,而终于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直行朝前,就是孤山路。90%的游人,游玩了平湖秋月,会沿孤山路前行,我习惯称之为走“孤山之阳”。孤山路,左侧是西湖,右侧过浙江博物馆,过中山公园,过楼外楼,再过西泠印社,另一座桥在望:西泠桥。
个人建议:到平湖秋月请君北行,沿里西湖行150米左右,右拐就是杭州最幽静的石道,先过曲桥,见石雕双鹤,过放鹤亭,林和靖墓,走完孤山北的石径,便入孤山公园。这里有一片观荷水域。我习惯称此为“孤山之阴”。有两个季节,尤其应该取道“孤山之阴”
--
初春赏梅季/夏日观荷时。早春赏梅闻香,夏日观荷赏叶。且石径与北山街与保俶塔隔水相望,一片诗情画意哟。
7月13日,下断桥,走白堤,我又便取道孤山之阴。
我喜欢走孤山之阴,还有一个原因:1978 -
1980年在杭州大学求学,下午无课,常常骑车来此,独坐湖畔长椅,诵读英语,当时能背诵徐燕谋主编的《英语》(7 -
8册)中2/3的课文。此外,还朗读我喜欢的经典古文古诗。读书累了,举目观景,思念远在玉环海岛的妻女,有时,还忧心泛起:想到回炉求学之后的前程。
石径幽幽静静,书香与内忧齐袭,花香与美景共飞。每每重走孤山之阴,每每到此,总想到:当年这里的孤影,奠定了我日后当教授的英语/汉语语感的基石。
今日,没有游人,只有西斜的夕阳的灿灿余晖照射石径。美如画也,放慢脚步,遥想当年,似乎还能听到当年朗朗书声哩。
出孤山公园,上西泠桥,豁然开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