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离开大龙湫,回停车场
题图二:微信支付导游费
在大龙湫逗留了半个小时,近五点,返回,心中依依啊。
今日大晴,此刻夕阳余晖还映红群峰,来时匆匆,没有细看山道,山道皆用大青石铺就,平整易行,匆游大龙湫,且行且乐,皆因两人也:出租车郭师傅,他在停车场等候我们一个多小时,导游小龚,讲解细致,服务周到。
归途,自然想起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28岁那年,他曾经两次游雁荡山,写了七千余字的《游雁荡山日记》,其中最让我敬仰的攀登大龙湫的文字:
在刀剑隙中,攀登百岗尖,梯穷济以木,木穷济以梯,梯木俱穷,则引绳揉树。于石削不受树,树尽不受履处,辄垂藤下,缚木为梯开岩端。
导游说:
徐霞客到一个大悬崖,没路。观察悬崖,发现下面有个小小的平台,就用一条长长的布带子系在悬崖顶上的树干,然后抓住布带子悬空而下,到了小平台发现下面深百丈,无法下行。他只好抓住布带,脚蹬悬崖,吃力地往上爬,准备爬回崖顶。爬着爬着,带子断了,幸好他机敏地抱住一块突出的岩石,不然就会掉下深渊,粉身碎骨。
于是,打开手机,找到《徐霞客游记》关于大龙湫的一段:
余观雁荡诸峰,皆峭拔崯怪,上耸千尺,穷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千霄。
几句话,写尽大龙湫的地理特征。离开大龙湫,我们离开“森然千霄”,正从“诸谷中”走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