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赠书仪式上学院代表向我献花
题图二:赠书仪式后,作一个讲座
今生凭啥当上了上海交大教授博导?追根究源:读书。除了勤跑图书馆之外,自己也购书不少。日积月累,居然书房四大书柜放得满进满出。估计有3500册左右,家中藏书,何去何从?
经与家人商议,决定:饮水思源,将藏书捐赠给我工作过十年的台州师专(2002年升格为台州学院)。
12月11日,在台州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办赠书仪式。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图书馆领导出席,学院施书记主持并讲话(院长因故未到场)。
经过整理清点,实际捐书1016册(目测估计有误矣),仪式上我有简短发言。
千余册藏书,每本每册,皆有故事。
1964年考入复旦外文系,家贫,买不起《英华大词典》(5.6元),次年,一个月吃素,甚至吃酱油汤下饭,从15.5元助学金中硬省出4.5元,购买一册简明英汉词典。这册词典,连封面也没了!2005年,我参与了《新英汉词典》的修订,板凳一坐三年冷。
张道真,现在学人知道不多。当时,他编写了国内唯一的英语语法书,我戏称:此书乃我的英语语法知识的“奶妈”。80年代,张教授编写了《现代英语用法词典》,共计六册,分三年出版,我陆续购齐。浏览间,发现一句英语There
are books and books.
词典翻译:有好些本书。读之一惊:有这么简单吗?查阅众多原版词典,发现其正确意思是:世界上有好书,也有坏书。此后,我陆续收集词典40余条明显错误。遂成一文:评《现代英语词典》之不足。(见1989年第2期的洛阳外国语学院的《教学研究》)。张教授读后,曾有复信,称:日后修订“一定改正”。
上外出版社曾经出版一套《国外翻译理论研究丛书》,一网打尽国外翻译研究的主要著作,共计洋洋30册。作为博导,我也一册册购买,一册册啃完!
1978年,尚在海岛坎门中学当语文老师,写了一文:六个问题 -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体会。发表在浙江师大的《教学与研究》(第六期)。
我与三位美国教授合编的《当代美国短文赏读》(六册),《问答美国》(两册),《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评改》等,翻译的美国当代作家John
Updike的《Couples》,我编写的英译汉,汉译英,英语写作教程,以及我的收官之作《翻译美学》,等等。
文革之前英语专业的八册精读教材《英语》(1-4册许国璋,5-6册俞大因,7-8徐燕谋主编)现在很是稀罕了,我在复旦和杭州大学学完,是我英语及文学的奠基石啊。
陆谷孙老师赠送我的《英汉大词典》几乎被我翻烂!《英语记趣》先由浙大出版,后来,台湾买了版权。
春燕筑巢,一枝一叶衔来不易;春蚕作茧,一丝一缕皆是心血。
如今,这些藏书妥妥地存放在台州学院,发挥余热,不会化作纸浆!我与家人心中大慰也。
12月11日的赠书仪式后,我作了一个讲座,题目:Life Enriched by English。内容与上述书籍息息相关。
我的博士生(如今中南大学教授博导),参加了捐书仪式,也作了一个讲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