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老街一楼,上书“海陵春”,下书“皮包水茶楼”
题图二:开心走在泰州老街
10月6日上午9点,走出泰州桃园西门,王导果然在大门外等我们。
一座高大的重檐歇山式牌坊坐南朝北立于街口,坊额镶“老街”二字,坊柱上挂有对联:赵朴初词云,州建南唐,文兴北宋;林散之书曰,汉唐古郡,淮海名区。对联有特色:点明泰州悠久历史和地理位置。
放眼望去,老街上鳞次栉比的商铺,都是新建的,但设计和建筑,颇有古典建筑的神韵。
老街之路,非石即砖,平坦整洁。从路况看,此街系新建也。国庆长假,街面上,国旗和红灯笼,渲染喜庆气氛。老街有古戏台,有铜雕,有水车,有石磨
......,节日气氛助长游兴。东张西望,深感:泰州之富庶,不输江南哟!
老街一楼,上书“海陵春”,下书“皮包水茶楼”。
“海陵”二字必有讲究。询问王导,答:公元前,在黄海边建立了海陵粮仓,又利用临海便利,建立了盐场,煮海水为盐,海陵之名,由此开始。
--
原来如此!
漫步老街,还见到另一家店名 --
“皮包水泰祥”。吾知:“上午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乃扬州的生活模式,水包皮就是晚上洗澡,皮包水就是早上喝茶。扬州“专利”,咋的咋的跑到泰州来了来了?
--
当时的泰州南靠长江,东临黄海,扬州之富,富在产盐,泰州也是。南唐开国之初,泰州和扬州,都是上缴国家盐税的大户,是全国十大盐税征集地之一。泰州,紧邻扬州,一样富足,生活习俗也十分相似。(王导解释)
泰州老街,如同一根扁担,一头挑着桃园,一头挑着梅园。泰州游之黄金路线也!
更喜人的是:泰州老街,虽然商铺接商铺,却无浓浓的让人讨嫌的商业气氛。和江南的几个古镇相比,却多了一点古色古香,多了一点古郡气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