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剑拔弩张地:今日游戏场【9月12日阳光上午】

标签:
当年剑拔弩张今日游戏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一:此行的最高潮 - 来到柏林墙之查理检查站
题图二:当年剑拔弩张地,今日轻松游戏场
把时间拨回到1961年8月12日,那晚,与西柏林接壤的东街道上所有灯光突然熄灭,军车连绵不断地开上来,在西方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的短短6个小时里,2万多名东德士兵就在东西柏林间43公里的边界上,筑成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屏障,命名为“反法西斯防卫墙”。但是,它的另一名字,就是被全世界都永远记住的 -- 柏林墙。在当时美苏两大阵营重兵对峙的严峻时代背景下,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被视为东西方冷战的铁幕分界线,成为了冷战标志性的政治符号。
位于弗里德里希大街和Zimmerstrasse街交界处的查理检查站(Checkpoint Charlie),现在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1961年至1990年间东西柏林间三个边境检查站,首先要弄清楚,为啥叫“查理检查站”呢?因为"查理-Charlie"是英语之中字母“C”的代名词,查理检查站即“C”号检查站之意。这是当时东西柏林间盟军军人唯一的出入检查站,也是所有外国人在东西柏林间唯一的一条市内通路。
如今,柏林墙的原址大多被新建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只有柏林墙纪念馆和零星几处保存了一点遗迹。除了这些残存的段落外,人们要辨认柏林墙的原址,只能从柏林市内不同地点的路面看出原来墙基的轮廓线,看出墙被拆除后稍显凹凸不平的痕迹。此次重建的混凝土新柏林墙是最完整的一段,地点位于查理边境检查站旧址,长130米,高3.6米,其中有120块水泥板是用原柏林墙上的厚板搭建而成。
附近有一个博物馆,展出了柏林墙的历史,但重点在于逃跑工具。展品包括热气球,带秘密隔间的轿车及其它那时使用过的工具。博物馆不落俗套,有些趣味,但显得有些空洞,因为人们都会想到对于柏林人来说,柏林墙是悲剧性的。博物馆外的一个区域用铁栅栏围着柏林墙的设备:岗哨、带钩铁丝网等。在这儿还能买到柏林墙砖。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及进入参观,留下一点遗憾。
在原来查理检查站旧址,两位帅哥扮演的美军军人(一黑一白)身穿军装,让游客照相,2欧元一位,便可以和他们合影,他们会煞有介事地向人们行军礼。
当年的剑拔弩张地,今日游戏场。我也凑热闹,拍摄了两幅照片。
离开查理检查站去机场的大巴上,想起了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一句:
呜呼!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秦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为鉴戒,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