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题图一:前前后后走了一圈
题图二:从反面看木塔
山西七日游,精彩叠出,应县木塔,其中之一。前塔后殿,罕见也。
大雄宝殿居然在穿过木塔之后,方才见到。此外,木塔之四周皆有匾额。内容不一。
明成祖朱棣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题“天下奇观”。塔内有明、清及民国匾、联 54 块。塔内还有一批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为纪念慧能大师画家绘制“采药图”,原来藏在第四层佛像腹内。现保存与应县文物管理所。
反面的最底下的匾额写道:永镇金城。金城者,甘肃兰州也。也许这里的“金城”是古代对应县一代的俗称吧。据说,应县木塔已经开始倾斜,但是,目测,尚不能见此倾斜。
传说康熙年间的一次修缮过程中,一个木工不慎掉落一把斧子,而地下恰好有两名儿童在玩耍,大家正为两名儿童的性命担忧之际,斧子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两个孩子的中间。人们说:“这是神仙在保佑,因此从建塔到现在没有发生过一次人员伤亡事故。”
导游小崔说:塔内供奉着两颗佛牙舍利,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
从30年代开始,中国许多专家学者就对木塔千年不倒之谜进行了潜心研究和探索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可明和江欢成认为,保证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首先从结构力学的理论上来看,木塔的结构非常科学合理,卯榫结合,刚柔相济,这种刚柔结合的特点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这种耗能减震作用的设计,甚至超过现代建筑学的科技水平。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