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常熟兴福寺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一:来到兴福禅寺大门外
题图二:兴福禅寺外有大量农家茶室兼饭庄
120路公交并不直达兴福禅寺大门外。下车后要步行10多分钟,当看到路旁山下有大片的农家乐茶座,兴福寺就到了。兴福寺内有茶室,还供应素面,为啥寺庙外的农家乐如此红火?
若问:为何把兴福禅寺当作常熟游之第一站?说来话长哉。
兴福禅寺,名震天下哟!
儿时,读收入《唐诗三百首》的名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并不知所谓“破山寺后禅院”即此兴福禅寺也。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此诗意境之美,深入人心。其中的“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早已成为成语。
常建一首诗,让默默无闻的破山寺一步跨入大红大紫!兴福寺自常建题诗后,名声远播,本邑和外地慕名来游寺者络绎不绝,其中不少名士骚客文人诗僧,或步韵题咏,或赋文作记,如皮日休,宋仲殊、王应奎、邵齐 熊、邵齐然、孙原湘、翁心存、翁同龢,清末民国陈三立、康有为、张鸿、杨圻、蔡寅、于右任等;为寺留墨题字的有翁同龢、康有为、陆抑非、沙孟海、田 桓、朱剑芒、沙曼翁、赵朴初、陈从周、谢稚柳等。
兴福寺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屡经兴废。唐武宗灭佛,明嘉靖年间倭患,都使兴福寺遭到极大破坏。
今日,第三次来到兴福禅寺。在寺庙内静坐,吃茶,看景……,一待就是一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