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冬日瘦西湖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冬日瘦西湖

“烟花三月”似乎定格了“下扬州”的最佳时间。何不来一个反季旅游 -- 寒冬腊月下扬州呢?-- 我想。
2010年1月12日,一大早,与驴友从观音山下的瘦西湖北门进入。从北门到五亭桥,步行约半个小时。风和日丽,却湖面有冰。一路上,除了见到一些工人在运土,垒坡,几乎不见游客。这一带,是瘦西湖的新扩建部分,占地面积很大,有精致的亭阁,有人工瀑布,还有不少巨树,看得出来,是新近从别处移栽过来的。
-- 新辟的景点,没有历史积淀,缺乏文化底蕴,走过路过罢了。
-- 瘦西湖的美,在于一个“瘦”字,去和杭州西湖比肥比胖,岂不是“东施效颦”吗?
-- 再说,再美的景点,缺失了文化,不过是一杯白开水,只能解渴,不能品味。
两人走过新辟的景区,步履匆匆,边走边聊。
我们知道,瘦西湖的“核心”乃窈窕曲折的湖道,再串以一系列的景点,诸如:长堤春柳、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钓鱼台、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望春楼、吟月茶楼、湖滨长廊、石壁流淙、静香书屋。如此一来,瘦西湖就成了一幅瘦瘦的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
-- 到了!
-- 哦,五亭桥,小白塔!
-- 几年不见,一切如旧。
-- 如旧的,是这桥,这塔吧?(我问)
2008年5月,圆了我“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梦。
从五亭桥至熙春台,沿湖畔青砖小道行,十分钟可以走完。那日,走了约一个多小时。一路,游客如蚁,莺飞燕语,桃红柳绿,芍药盛开。一切可以用来形容春天的美词佳句,都堆砌在这条湖畔小道上,也并不为过。
此一时,彼一时也。
寒冬腊月的瘦西湖,湖面的一半,被薄冰所封,另一半则寒波荡漾。
熙春台,一个诗情横溢的名字!“熙春”,出自老子的“众人熙熙,如登春台”吧?
可是,今天的熙春台,不见“众人熙熙”,门可罗雀。两人直上二楼的茶室。
已近十时,我们竟是今天的首批茶客!三位红装扬州少女,见客上楼,先起立迎客,再坐下,开始弹奏古筝,一曲《茉莉花》,另一曲《烟花三月》。
茶楼上,新铺了猩红的地毯,有美女、天籁、窗景、香茗、书报、茶点……;
临窗的一张圆桌,太阳照射在桌面上,品茶、读书、观景、听听古筝、发发呆……。
一群游客登楼,簇拥着一位官员,似乎有相当级别。他们先来到南窗前,瘦西湖尽收眼底,五亭桥和小白塔遥遥在望。
-- 这扇窗户,被我们称作扬州第一窗!(扬州主人介绍)
-- 不,不,我看,简直是“中国第一窗”!(官员说)
-- 哈-哈-哈!-- 对-对-对(众人忙不迭地附和)
听罢三位扬州少女的古筝演奏,官员带头鼓掌。大呼:扬州美女,扬州果然出美人!说罢,官员与美女一一握手后,鱼贯下楼。
起身来到窗前,我举起相机,对准窗外景色,由近及远,连带窗棂,拍摄了一张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