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寻乌与玉环 |
分类: 断想不断 |
图说(371)寻乌与玉环
2020年4月21日晨读刘兄帖:
从复旦毕业后,我曾在江西寻乌县山区的县中工作过几年(当英语老师),当时闲睱时我常常会痴坐在山间高坡,望着眼前遥遥又无尽起伏的群峦远峰,心驰神飞……,当时心里十分绝望,我清楚地告诉自己:要调回上海生活是绝不可能的,這辈子是永远没希望的。当时千千万万上海人只要到外地工作,哪个敢梦想再能回上海啊?
此言引起了共鸣。
整整50年了!当年7月,0264的同窗,终于盼到离校(我一直拒用“毕业”二字,没有读书,何来毕业?)。至今印象深刻两件事:第一,0264一夜之间冒出水面好几对“地下情侣”,第二,离开复旦,各人手持的船票各异:一等舱,二等舱……,我等大概属于五等舱吧。
一年半部队农场的焠火,再分配‘,与准夫人分配到玉环海岛。1970年与刘兄分手之前,曾经强烈建议他:先上庐山,然后再去报到。日后通信,得知:因九届二中全会,封山!还得知:他分配到赣南的寻乌县。寻乌与玉环之间,曾有书信往来。上海户籍的复旦学子分配到寻乌和玉环,空前绝后也!
实话实说,在玉环的日子,囊中羞涩尚够花,生活艰苦有鱼虾!每日进教室上讲台,享受“表达的快乐”(陆谷孙语),还有暑假寒假,日子比没有书香的复旦要充实快乐多了。女儿出生,乖巧懂事,老母随我到坎门居住4年,侍奉左右,健康日佳。如果说台州师专的十年“安居乐业,年富力强”,玉环七年,则“初出茅庐,奠基人生”。
有一点与刘兄相通:我与夫人这辈子要调动回上海工作,那是绝对梦想!夜半醒来,曾多次与夫人“梦呓”今生目标:将来,调动到杭嘉湖地区的中学教书,离开上海近一点。
毛主席有名言: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假如离开农场,分配在杭州或附近,1978年未必会下决心:赶考杭州大学进修班。
用刘兄的第一句话收尾吧:人生玄妙莫测!
下图:1966年与刘兄合影于南京中山陵。当年想象力飞天,也不会想到:出发于寻乌/玉环,养老于沪上!
……………………
刘君见上帖之后,在4月21日和4月22日分别发帖如下:
我上山,你下海,当年苦,今甘甜。江西秀,浙江美,人生事,机缘玄。憶往岁,觅云烟,今赏花,纷呈艳。晚境好,身心健,人長寿,福祿添。 《读赞毛兄憶旧随笔佳文感赋》2020.4.21.佛道儒·三苏蕙宝逸子
…………………
《听毛兄憶昔感怀有赋》
佛道儒·三苏蕙宝逸子
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二日
(上海·静安区·城上城.逸蕙斋.)
欲说当年心感伤,复旦毕业五等舱。
岂料壮岁大翻盘,顺风帆鼓鸿程畅。
退休颐养上海滩,周游中国和世界。
工资逾万房千万,南京路上笑从前。
中国人有许多警世古训:"不怕少年
苦,只怕老來穷。"、"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吃得苦中苦,方
为人上人。"、"人无远虑,必有近
忧。"、"吃不穷,着不穷,弄计不
到一世穷。"、"人千祘,不如天一
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等等,皆可作为我们为人处世启智的
人生座右铭也。
昨日毛兄在随笔《寻乌与玉环》中憶
及当年复旦毕业时,时运不济,分配
不佳,看其他同窗似乎都比我俩春风
得意,在踏上社会开启人生新航程时,
别人坐的是头等舱二等舱,他与我只
轮到五等舱,当时不免心中怏怏,记
憶不死,至今犹憾也。
不过好在命运眷顾,后來我与他都时
來运转,人生翻盘,在江西江苏和浙
江上海大学里工作之后,如今都退休
在上海故乡颐养天年,生活快乐幸福,
余暇还都周游中国和世界,扬眉吐气
也。年逾古稀,撫今思昔,难免诸多
感慨,我俩都出身清寒,能励志奋勉
一生,过上富裕逸乐的美好晚年生活,
虽比不上其他当年的幸运同窗,只要
想想自己的昨天和今天,也就宽心欣
慰,心满意足矣,人生若此,实可笑
慰平生也。
………………
五等舱
母校一别鸟兽散,
手持船票五等舱。
上山下海皆认命,
仰视同窗志未丧。
三尺讲台站一生,
勤耕乐耘甘苦尝。
复旦有知亦心慰,
归来并非空行囊!
一 2020年4月21日凌晨,刘兄发帖,吾读之有感,当日下午发《寻乌与玉环》。刘兄又回复两帖,一抒胸臆,文釆斐然。今成此小诗和之,并祝无锡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