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意外发现”慧园“,巴金之纪念园也

题图二:慧园【按照巴金小说《家》的意境,1989年建造】

巴金,乃成都的骄傲,成都不会没有巴金的纪念地吧?到成都后,我常纳闷。1月7日上午在游玩百花潭公园时,没有想到,园内设有“巴金纪念馆”!
公园有一个“慧园”是按照巴金小说《家》的意境,1989年建造的,里面设有巴金生平事迹及史料、实物展览。
“慧园”内摆放的各式盆景和所种的桂花、腊梅、芙蓉等花木郁郁葱葱,更有那小桥流水让人神往。园中还有巴金老先生小说中的“俚语画”插牌,使整个“慧园”增色不少,使人看后会嫣然一笑。
“慧园”前的广场上,有2003年所立的巴金铜像,像高1.9米加底座合计高3.25米。带着眼镜,手拿拐杖,坚定自信,健步前行的慈祥老人,像是要出席什么会议或去进行重要的采访。
巴金老先生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10月17日他在上海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时间跨度一个世纪多,是一个神奇的“世纪老人”。
巴金原名李尧堂,字芾甘。“巴金”是他众多笔名中的一个。他原来的抱负是要当一个社会活动家。但从1929年他的第一部处女作——长编小说《灭亡》在欧洲问世后,其创作的思绪便一发不可收拾。
他一生著作无数。世人熟悉的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的三部曲以及《命运》等许多长编小说。《巴金散文集》也很受读者的喜爱。
1960年全国文代会时,毛主席接见时,勉励他要多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和创作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世事难料。这位德高望重的文坛巨匠,在1966年5月开始的“文革”中厄运降临,受到诬陷,直至1982年才被平反昭雪。他的结发妻子肖珊受到牵连和迫害后,于1972年不幸离开人世。
1987年,晚年的巴金带病回到成都,亲自审视了“慧园”的设计图纸和建筑方案,使“慧园”在1989年建国40周年国庆时,如期与广大观众见面,实现了他多年的心愿,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