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题图:留影茅屋故居外
从书房到卧室,从厨房到客堂,一边边细看慢览,明明知道,茅屋故居几经兴废,这些都是后来人建造,绝非当年之原物,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一批批游客随导游进入,又随导游走出,步履匆匆。一位导游把众游客的注意力引导到门外的左右两侧的院田,说,一边种的是蔬菜,一边种的是草药。游客惊叹!如此精心“规划”说不准就是当年杜甫居住此地时的原样哩。
由此可见,1254年之前,杜甫与妻子孩子在此度过的五年,安居乐业,居有定所,乃一生中最为美好的富有田园诗意的日子,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离开此地,即携家由三峡出蜀。漂泊于今湖北湖南一带,以船为家,备受流离困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苦。于770年困死于一条破船上。
茅屋故居外有一水井,现已被封。据说,没有封掉时,成都居民来此汲水,让小孩喝此井中水,喝了之后,能沾上诗圣之才气,高考定能金榜题名!
本集照片之最后一幅,乃通往“影壁”之红墙甬道,假如,我不“倒行逆施”,就直接从大雅堂来到茅屋故居,而痛失从大廨到子陵草堂碑亭的精彩了。
在成都的几日,天气不冷,风和日丽,正是旅游好时机。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