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原来你躲在这里呀

题图二:东苑内的相印草亭

曾经在别人的博客中见到此假山,此假山石刻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但是,在印象中的沈园未见此假山,此石刻。今日一个转悠,进入了沈园之“东苑”,迎面就见此假山,此石刻。
驻足假山前,不忍离去,玩味半响,等游客进入,又请人拍了留影。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此问经典,此问精彩。这对对子,便是对“殉情”二字的最成功之演绎。
其实,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来自“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两句词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词中。在金庸武侠名著《神雕侠侣》中,为情所困的李莫愁常常会引用此句而被广为流传。
《摸鱼儿·雁丘词》还有一个《小序》如下:
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词文如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原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一句中的“人”乃后人所加。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号曰“雁邱”,并作《雁邱词》。
游走“东苑”,我想,虽然陆游与唐婉被棒打鸳鸯,却未以生死相许。但是,其深沉爱心,亦可用“以生死相许”了。
东苑有茶室,环境不错,可惜关门打烊哉。幽静东苑,腊梅盛开,池水静静,夕阳暖暖,游客少少。正是时候呀!
一株池边柳树,柳叶落尽,留下千万柳条,柳条在夕阳的照射下,金灿灿的一片。想起了徐志摩写康桥的诗歌。
“相印亭”是双顶草亭,很别致,是东苑一景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