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223)苍狼亭的对联。
昨日,大年初七,1月31日夜,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之第四场,有题如下:
苏州沧浪亭有一副集句连。上联是:清风明月本无价。你认为下列哪句诗最适合做下联呢?
A/流水高山心自知
B/ 近水远山皆有情
C/ 山光水色共参差
选手郑坤建在答此题时,错了。
答案应该是B: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在苏州,公园就以此亭命名。是我最喜爱的姑苏园林(没有之一)。
大名鼎鼎的沧浪亭,为一方形石柱亭,而非一般的木柱亭。飞檐凌空,檐下为斗,石刻四枋上有仙童、鸟兽及花卉图案。亭额“沧浪亭”三字据说是清代学者俞樾所书。石柱上镌有对联“清风名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出自苏舜钦《过苏州》诗“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清嘉庆年间,江苏巡抚、楹联大师梁章钜在修复沧浪亭时,集成此妙联。那楹联的旨意,情不淡泊,妙语连珠且工稳贴切。这些年来,本人也曾走南闯北,浪迹天涯,每到风景明丽之处,瞻望山川胜景之时,这副对联所营造出的清新雅致的意境总是情不自禁涌上心头。吟诗赏景,每每勾起我对诗人的怀念,感悟诗人坦荡的胸怀,并使自己也不期然地进入了一个如沧浪般洁净的山水画境之中。
现在的人确实是变得越来越实际了,“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个中的道理其实是不难理解的。但“清风明月”也好,“近水远山”也好,毕竟换不来香车豪宅,于是更多的人才把目光投向了财富,投向了“物”,致使许多人正在变成“物奴”。然而对物质占有的时间永远不能超过一个人生存的跨度,而人的思想和精神却可以通过时光的流转而超越人生的跨度,如唐宋八大家们,在他的生命之树上,当年曾同时盛开着思想的花朵。尽管他们早已升入了历史的星空,但他的生命之树至今仍然有着不褪的鲜红,不去的青葱。
远处,隐隐传来一阵悠扬的乐曲,我听得出那是《春江花月夜》的曲调。随着乐曲的音响,我眼前出现了疏朗的月光、倾诉的流水、宁静的江畔……我想,无论是陷入怎样沮丧和困顿的人,在这悠扬的乐曲声中,精神也会为之一振的。我衷心期盼着更多的人从各种诱惑中解放出来,让自己时常沉浸于陶冶精神世界所必需的沉静与思考之中,认真去感悟清风明月、近水远山的恒久魅力。
盘桓在沧浪亭内外,久久地,久久地,思绪飞扬,心情舒畅。--
这是我在苏州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神仙般的时光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