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江上:想起了《与宋元思书》【11月15日阳光上午上午

标签:
游富春江想起《与宋元思书》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红楼时代》号游船,在靠近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江面上缓缓驶过,却未靠岸,原来,《红楼时代》又载着百余名游客又向富春江上游方向驶去,那儿被称为“富春江小三峡”。那儿是富春江最美的江段。
远山近水,风景如画,伫立甲板,频按快门,思绪翻滚,想起了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吴均者(公元469——520年),字叔辛,吴兴故彰(现在浙江省安吉县)人,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在梁朝,他是颇有名气的文学家,当时文坛领袖沈约对他甚为称赏。吴均的诗文大多是描绘山水景物,风格清新挺拔,当时有不少人仿效他的文体,是为“吴均体”。
1600年之前,吴均在泛舟富春江后,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把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有同行亲历之感。信用两两相对、四六文句的骈体写成,是一篇传世的写景文字。全文如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流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邀;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庆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文革在复旦度过,置身复旦,却无书可读。没有书香的复旦是无聊的复旦。校园成了“闹革命”的场所,轰轰烈烈,好不热闹。我却冷眼旁观,成为复旦外文系的“串连侠”,几乎走遍了全国,还第一次登上庐山,在那儿一住就是半个月,吃喝住宿皆享受红卫兵待遇 - 免费。回到学校,看同学全身心投入革命,我不解,我痛苦,我郁闷。于是,偷偷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其中一篇古文 - 吴均的《与宋元思书》。记得当时,因为大爱,读之又读,几能成诵!
时过境迁,1600多年过去,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只剩下前者,而不见后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