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旦:最难忘1965年初的寒假【11月1日阳光上午】

(2019-11-01 11:28:31)
标签:

我的复旦之乐

分类: 断想不断
 题图:复旦同窗回复旦
【照片下载自百度】
复旦:最难忘1965年初的寒假【11月1日阳光上午】

    1964年进入复旦外文系,开设的课程中有汉语课,是何佩刚先生,经常让我们写作文。其中一篇命题作文:复旦之乐。当时,我写的作文全文如下。文中上残留当年的时代印记哩。今日读之,感慨万千!如此复旦之乐,因文革而戛然而止,忆及,至今心疼!
--------------------------------------
    寒假到了,本地的或外地的室友都迫不及待地先后回家了,8人居住的寝室,此刻只留下我一人!他们一走,我就先“大扫除”,顷刻间,整洁取代了脏乱,有序消灭了忙乱,宁静赶走了喧闹。
    独居一室,坐拥“书城”,这是何等的人生快乐!读书,便可潜心进入一种境界,一种投入的、忘我的境界。套用韩愈的一句话,简直是“起居无时,惟书是读”。兴之所至,我可以通宵达旦地读书,而不妨碍任何人;倦意袭来,我可以一觉睡到夕阳西沉,而不受任何人干扰。读马克•吐温的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品味其中幽默,我仰面大笑,读Francis Bacon的Of Studies,我闭目沉思,读Jack London的What Life Means to Me,我泪花闪烁,读唐诗宋词,可与古人对话,读毛主席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深受其哲理感动。大一的我,读这些英语专业的书籍和文章还感到吃力,但从似懂非懂到能够读懂,何其快乐!
    自幼家贫,家居斗室。兄弟3人,晚上,能围坐饭桌,在25支光的灯泡下做作业,已是万幸。18年以来,从未享受过独居一室之特权。1965年初的寒假,独居一室的特权来了!
    在阅览室,众目睽睽,你得“正襟危坐”,难以进入“为所欲为”读书境界;在教室,你得“专心致志”,岂能进入“放浪形骸”的读书境界?
    开学之后,室友们先后返校,他们见窗明几净,地板一尘不染(crystal clear),书架整齐划一,桌上还放着一个花瓶,瓶中插着一束从“小桥流水”处摘来的梅花,暗香撩人,室友们很幽默,称我的“小日子”过得不错。
    寝室热闹了,我失却了宁静的天地。苦闷之余,我终于发现了一块“新大陆”,那是图书馆对面的绿化地带。钻入小树林,又进入一块“静土”!继续我的“独处”,继续我的读书之乐,躲进小“林”成一统,我读、我笑、我哭、我喜、我思 我悲、我呆 ……
    这,就是我的“复旦之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