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119)从交大到故居
10月10号,参加完毕聚会,11:47离开交大。12:07到达宋庆龄故居。步行20分钟走。先从华山路拐进康平路,再走天平路,然后到淮海西路,见武康大楼,右拐不远就是宋庆龄故居。
外地人不一定知道,上海很大,但是历来市区也有上只角和下只角的区分。所谓上只角就是指居民的素质比较高,建筑比较优良,历史比较优秀,也就是人们所常说的高雅地区。
从交大到故居这一段路就是上海典型的的高雅地区。
我很喜欢走这一段路,慢慢走,慢慢看。康平路和天平路,巨树夹道,人烟稀少,静静谥谥,没有公交车来往。
天平路街道社区居民中,据百度消息,在任和离退休的领导干部多;科技文化艺术界名人多,中科院院士26名,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艺术名人50余名;统战对象多,现有归侨103人、侨眷2000余户近4000人、海外留学生2000余人(占全区1/4强)。
静悄悄的天平路上坐落着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上海文艺医院,上海沪剧团……。
上海文艺医院是旧上海市市长机要秘书的私宅。其中故事多多。
走完天平路,就是淮海西路,这里是5条马路的交会处:武康路、淮海中路、余庆路、天平路和兴国路。
著名的武康大楼就矗立在这里,它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始建于1924年,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1994年,武康大楼入选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武康大楼又被戏称为”巨轮楼“。以前到这里拍照,有一个遗憾:大楼四周都是架空的电线,密密麻麻,大煞风景。上海电视台曾多次报道,这一带的架空的电线已经入地。所以,今天一见武康大楼,便觉得面貌一新,心情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