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召稼楼,上海必游之古镇【8月8日日立秋日阳光上午】

(2019-08-08 09:39:59)
标签:

上海

召稼楼

分类: 市内闲逛
题记一
    行善事不图报是至善  知情义当感恩为真情
题记二
    晴翠雨红满目流光何尽处  风清云澹平生得意便回头
-------------------------------------
    讲起上海郊区的古镇,你也许会脱口说出两个地名:朱家角和七宝。
    两次到日本旅游,一次赏秋日岚山红叶,一次赏春日樱花;在日本有不少旅行社组团上海游,而上海游的内容之一,竟然是七宝古镇。可见七宝古镇名气之大。
    前不久,朱家角也曾经因为对中外游客实行双重价格,而名噪一时。
    如果,我跟你说起“召稼楼”,你也许会圆睁双眼,问:在哪儿呀?
    在上海,在上海浦东呀。
    召稼楼,一个历史久远的古镇,一个新建的古镇。

召稼楼,上海必游之古镇【8月8日日立秋日阳光上午】  

    2013年5月3日,本打算与钱君到七宝一游。后来,一念之差,乘坐八号线到航天博物馆,再换乘8路公交,到了召稼楼。
    -- 今天发财了。(凡是看到美景,拍到好照片,我们喜欢用“发财”二字)
    -- 哦,又发财啦?
    -- 明摆着,召稼楼好玩,胜过七宝,胜过朱家角哦。
    -- 不能说胜过,至少,可以说“不输”哟。
    夕阳西下时,离开召稼楼,我和钱君对话如上。
    《召稼楼赋》称:“古镇现明清于眼前,街依流而曲折,利万物之贸迁,招万邦之游观,其境胜清之康乾?”

召稼楼,上海必游之古镇【8月8日日立秋日阳光上午】

    召稼楼既古又新:风貌是古代的,运作是现代的;底蕴是古代的,传承者是现代的。集历史文化、商业开发、交通设施、现代旅游于一体。
    回家上网,在网上读到以下文字:
    原以为这里会比较冷清的,没想到人气很旺......有地铁8号线,交通便捷。   
    居然几次听到游客在说“比七宝好”。
    晚上6点就开始亮灯了,美丽的水乡夜景,只是没有看到还有别的赏夜景的游客
    就是到了晚上,景点里基本上没人的了,很安静......
    古镇的不少建筑都很新,很干净;小吃品种多、价格便宜;觉得这里的人还蛮淳朴的......
    我也觉得比“七宝古镇”要好......
    召稼楼,可以用八字形容 -- 馋嘴福地,文士乐土。
    馋嘴福地,此话怎讲?
    古镇的每一条街巷皆显门庭若市,成为真正的小吃世畀。山珍海味、南北雜货、酒家茶荘、名食名店、农家土灶、召稼粽子、召稼腣胖、臭豆腐、油燉子、小湯圆、脆脆饼、芝麻酥、甜茹粟......,各色小吃,应有尽有。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看惯了周庄的万山蹄,浓油赤酱,你也许会因此反胃。不料,浓油赤酱的蹄髈,竟已泛滥到了七宝和朱家角。
    进入召稼楼古镇的第一个印象是,这里也多“蹄”,却非浓油赤酱的“万山蹄”,更多的却是召稼楼咸蹄髈,色泽油亮而泛白,卖相清爽而让人垂涎。这在别的古镇见所未见也。

召稼楼第一印象【5月5日阳光上午】

    “老八样”是浦东百姓逢年过节、办理红白喜事的必用之菜。“老八样”的八道菜为:木耳烧鲫鱼、扣蛋卷、百叶扣咸肉、扣三丝、金元蹄、扣蹄肉、茨菰扣鸡(鸭)、三鲜砂锅。
    近11时,我与钱君已经饥肠辘辘,踏入老八样酒楼,上了二楼,食客稀少。进门时,店可罗雀。一支烟的功夫,食客盈门哉。老八样中的“三鲜砂锅”值得推荐,此砂锅中的肉皮乃浦东美食一绝。
    走出老八样酒楼,已有三分醉意。春夏之交,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哟。行走在中午阳光下的召稼楼,放眼望去,触目皆是新建筑 - 拱桥、亭台、楼阁、甚至是小巷的石板路。觉得真是一个理想小镇。
    三分醉意走召楼,午后慵懒亦惬意。
    文士乐土,此话怎讲?
    首先,召稼楼可谓“桥桥有姓,亭亭有名”,甚至,沿河的一条长廊,也美其名曰“阅波廊”!
    寻常的风景,因为有了文字的点缀,文采的装饰,犹如画龙点睛,风景顿时活色生香起来。
    桥,不仅有“姓”,而且桥侧还有楹联。
    召稼楼有一座“报恩桥”,报恩桥有一副楹联如下
行善事不图报是至善  知情义当感恩为真情

从大益茶楼到沈家花园【5月9日黎明时分】
  
   楹联,值得咀嚼半日哦。
    何为至善?何为真情?此楹联演绎得何等明晰,又何等到位!
    在一个物欲横流,诚信缺失的社会。“知情义”三字,更加耐人寻味,尤其是其中一个“义”字,现代社会缺失久矣!
    当下社会,“情”字泛滥,什么“一夜情”,什么“婚外情”,还有啥的“情外情”......。但是,“情”字与“义”字不沾边,久矣。
     召稼楼有一亭,名曰“輙止亭”
     亭柱之楹联,更是一句劝世人之睿语也。
晴翠雨红满目流光何尽处  风清云澹平生得意便回头
     人生得意时,晴翠雨红,满目流光!
     但是,哪儿是尽头呢?-- 没有尽头哦。
     人生精彩处,风清云澹,平生得意。
     但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就永远信马由缰吗?万万没有想到,楹联笔锋陡转4而“突降”:便回头
     公元2013年5月3日,和钱君携游召稼楼时,多少名人不知“回头”,不知“低调”,更不知“急流勇退”。不是吗?一位名人的儿子才被囚禁不久,另一位名人又来凑热闹了 - 绯闻缠身,狼狈不堪。
     平生得意便回头。- 此言多么耐人寻味!
    
从大益茶楼到沈家花园【5月9日黎明时分】
     
  
如果说,石桥有桥名,而且还有楹联,已属罕见,那么,有一座小亭(亭廊相连)。名曰“半日亭”。
亭廊之檐下,居然还挂有一匾额,上书“半日亭感怀”。更罕见了吧!

召稼楼,上海必游之古镇【8月8日日立秋日阳光上午】

    “半日亭感怀”有如下文字:
 召稼楼,上海必游之古镇【8月8日日立秋日阳光上午】
  
    额题“半日”,有至感焉。昔苏轼云人生如梦,后人则说人生无常。这无非是缘于人生不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于是,发为感叹。而追求完美又属人性之本,人情之常。其实,人生旅程犹如日之运行或阴或晴,或满或蚀。纵使一帆风顺,也难免惊涛骇浪;更何况道路曲折,谁能免悲欢离合?李后主谓:“人生愁恨何能免”。诚是,而更多的是坎坷一生,碌碌终年,或童年艰辛,晚年安详。犹如朝暾之遇云翳,而夕照则得清明。因此,人之一生倘得半日之丽,足矣。固无需斤斤于中天。昔日有句:“偷得浮生半日闲”。......。

    久久地,我驻足;
    久久地,我注目;
    久久地,我咀嚼。
    -- 童年艰辛,晚年安详。犹如朝暾之遇云翳,而夕照则得清明。
    这不恰好是我一生的写照吗?

    -- 人之一生倘得半日之丽,足矣。
   
 这不恰好是我目前的心态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