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12):高考忆旧【6月7日端午节阳光上午】

标签:
我的高考杂谈 |
分类: 断想不断 |
题图一:高中毕业照
题图二:局部
图说(12)
明天6月7日,上海开始高考。
自然想起1964年7月15日我的高考日,年仅17岁。从高中毕业的集体照里可以看出:身体瘦弱啊。体重98斤。
考试地点,离我家一箭之遥:上海师范学院。虽然高中三册英语课文及单词背的滚瓜烂熟,不料,试卷里出现的milk,见所未见!此乃一道坎,跨不过去,影响对全文的理解!通读两遍,小皱眉头,豁然开朗:这不是“牛奶”的意思吗?历史试卷里面出现了一个填充题,填写:佛教的创始人是谁?历史教科书好像没有啊!交卷前,紧锁双眉,突然一笑,好像是“释迦牟尼“!正确!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作文没有题目,仅仅叫你写一篇一篇短文的读后感。短文题目:“干菜的故事”。写作过程非常投入,甚至有点眼湿,忘记了这是在高考的考场。停笔,我轻叹,我暗想:亲爱的阅卷老师,你看了此文也会被感动的吧!
不像现在的父母,小孩在读幼儿园,就把高考高挂心头!父母并不把我们的高考放在心上,考毕三天,才问我问了一声:考得怎么样?吾与吾兄异口同声:好像没有遇到难题。张榜之日,吾与吾兄皆考取了复旦大学。他中文系,我外文系。这也许是我们一生中给父母最长脸的日子。不少同事惊愕地问我的父亲同一个问题: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个别邻居执意对我们的录取通知书“验明正身”,始信。
虽然复旦学业因文革而中断,但是我坚信:复旦大学,你不仅仅给我们一块饮誉一生的金字招牌,而且给了我们成功的底气和人脉!
每年高考之后,总有人轻描淡写的说:高考并不十分重要。我不能苟同此自欺之说。我一生中两次重要的考试,若金榜不能题名,何来今日?
注:另一次考试是1978年的赶考杭州。
祝所有考生,今晚睡好!明日在考场上灵光闪现,下笔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