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 今日如愿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建设工作从1959开始,1973年大剧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这栋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澳大利亚人应该感谢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他为悉尼设计了歌剧院。
一座建筑与一个城市齐名,称为该座城市的地标,为该城增誉添美,环顾世界,唯此歌剧院也。
悉尼歌剧院的外型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景色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悉尼歌剧院,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1955年起公开徵求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至1956年共有32个国家233个作品参选。
应当承认,当时澳大利亚面对233个参选作品,相中乌松的作品,也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勇气。
歌剧院,共耗时16年、斥资1200万澳币完成建造,为了筹措经费,除了募集基金外,澳洲政府还曾於1959年发行悉尼歌剧院彩券。
悉尼歌剧院,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该歌剧院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
参加旅行团就有此好处,11月18日造成,一下飞机,未入宾馆,大巴已经把我们拉到了景点 -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作为背景的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前来观赏这座建筑。
悉尼歌剧院主要由两个主厅、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两个大厅均位于比较大的帆型结构内,小演出厅则位于底部的基座内。其中最大的主厅是音乐厅,最多可容纳2679人。设计的初衷是把这个最大的厅堂建造成为歌剧院,后来设计改动了,甚至已经完工的歌剧舞台被推倒重建。音乐厅内有一个大风琴,是由罗纳德·沙普(Ronald
Sharp)于1969年至1979年制造的。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由10,500根风管组成。
主厅中较小的一个才是歌剧院。由于当初是将较大的主厅设计为歌剧院,小厅被认为不太适合做大型的歌剧演出,舞台相对较小而且给乐队的空间也不便于大型乐队演奏。
其他附属设施则包括戏剧院、影院以及摄影室。在入口的阶梯前也经常举行一些免费的公共演出。
歌剧院规模:悉尼歌剧院整个建筑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
,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悉尼市贝尼朗岬角。这座综合性的艺术中心,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魂魄,清晨、黄昏或星空,不论徒步缓行或出海遨游,悉尼歌剧院随时为游客展现不同多样的迷人风采。从远处看,悉尼歌剧院就好像一艘正要起航的帆船,带着所有人的音乐梦想,驶向蔚蓝的海洋。从近处看,它就像一个陈放着贝壳的大展台,贝壳也争先恐后地向着太阳立正看起。
悉尼歌剧院的外型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景色相映成趣。悉尼歌剧院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1955年起公开徵求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至1956年共有32个国家233个作品参选,後来丹麦建筑师约恩·伍重的设计屏雀中选,建设从1959年3月开始,直至1973年10月竣工,斥资1亿零200万澳大利亚元完成建造,为了筹措经费,除了募集基金外,澳大利亚政府还曾於1959年发行悉尼歌剧院彩券。
通常用於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此音乐厅最特别之处,就是位於音乐厅正前方,忠实呈现澳州自有的风格。
图一 第一眼所见
【第一眼所见,比想象中的要低矮地多,但是,很快就调整审美思路,为其美,为其环境之美而慨叹起来】
图二 看歌剧院的地点是昔日的皇家植物园
图三 麦考利夫人座椅
麦考利夫人座椅是为纪念麦考利夫人而由工匠雕刻的石椅,是一个类似公园似的地方。这里绿草成茵,草地上参天古木高大粗壮,荫下整齐的排列着供人休息的深红色木制长椅。麦考利夫人座椅同悉尼歌剧院只相隔一道狭窄的海湾,是澳大利亚游客必去之地。因为这里的观景台是观看歌剧院、悉尼大桥的最佳地点。在此,正好可以同时欣赏悉尼大桥与歌剧院,让你再次赞叹这两件现代建筑瑰宝,两者在地理位置与结构涉及上浑然天成。
图四 轮我一坐
17世纪,英国人拉克伦·麦考利被任命为澳洲第四任总督,一路奔波带着妻子来到澳大利亚生活。相传麦考利总督每5年回英国汇报一次当地的情况。由于路途遥远,当时交通又不发达,往返一次需要28个月。在夫人的陪伴下,总督的事业风生水起,成就辉煌,被后人誉为“现代悉尼的缔造者”。麦考利先生每天忙于公务,麦考利夫人就每天到这里来画悉尼海港的景色。孤独的麦考利夫人思念故乡,盼望丈夫归来,静静等待船队的回航。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把友善带给了周围的民众,为了表示纪念,工匠们雕刻了这把巨大的石椅。
图五 侧看座椅
图六 走向铁桥
图七 今我来也!
图八 天蓝水碧
剧院如白矾
图十 今日如愿
图十一
左侧有悉尼塔 接着将登高此塔
图十二 渐行渐近
图十三 两个“黑人”
【在凯恩斯大堡礁下海晒黑了许多哟】
图十四 与五位“小苏州”合影
【此行共有六位“小苏州”同行,相处甚欢】
图十五 不嫌多拍
图十六 世界景点 处处皆国人身影也
图十七 换个视角
图十八 再换视角
图十九 第一次游览悉尼歌剧院结束,驶出皇家植物园
【拍摄与车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