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2019-01-24 09:33:08)
标签:

悉尼岩石区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岩石区:澳大利亚从这里出发
【悉尼的岩石区,乃200多年之前英国殖民者登陆并向整个澳洲扩展的老巢,左侧石阶印着最初殖民者的足迹】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2010年11月19日,马不停蹄,峰回路转。
    蓝山遇雨 - 悉尼奥林匹克公园 - 新威尔士州艺术博物馆 - 悉尼岩石区(The Rocks)。
    岩石区,悉尼最古老的街区,也是澳洲殖民历史的发源地。1788年1月26日,经过半年多的航行,第一批由犯人,士兵和官员家庭组成的英殖民船队到达了这里,并升起英国国旗宣布新南威尔士殖民地成立。
    从那一刻起,澳大利亚的历史开始了。以后两百多年,岩石区,一直是悉尼最繁华的地方,岩石区,孕育的悉尼,乃至澳洲的历史。
    除了最早的定居点,这里也发展出了最早的商业街George street。华人1840年最早的开的店也在这里。
    岩石区(The Rocks)的名称,源于1788年1月建造罪犯帐篷的岩石海岸,这是悉尼最早开发的地区,曾一度是海员、贸易商、盗贼和妓女的出没地,也是1900年夺去100人性命的腺鼠疫爆发地点,更多的破坏发生于1920年代,为了铺设悉尼大桥南端的通路,一条条街道整个被摧毁。直到1970年,展开了仔细的修复作业,把这个地区转变为游客向往的地方。 
     遗憾的是,我们限于时间,只是乘坐大巴观光岩石区,这个闲逛一日都逛不完的景点,就这样在车窗玻璃外匆匆掠过。以下图一至图五,系借于网络的照片。
    车过岩石区,我们又到哪里去了呢?图六开始,有详细介绍。
    岩石区(the rocks)的名称源于1788年殖民地刚形成的时候,最早的建筑大多用当地的砂岩建成的,这是悉尼最早开发的地区,曾一度是海员、贸易商、盗贼和妓女的出没地,也是1900年夺去100人性命的腺鼠疫爆发地点,更多的破坏发生于1920年代,为了铺设悉尼大桥南端的通路,一条条街道整个被摧毁。直到1970年,展开了仔细的修复作业,把这个地区转变为游客向往的地方。 
    岩石区有很多可看之处,可以让游客轻易地消磨一天,如护士道及苏伊士运河、还有古老仓库的炊贝尔湾、以及位于悉尼大桥下道依斯角公园等,都是滨海地带很好的观光点。
    岩石区可说是每个来到悉尼的观光客的必游之地,这儿是悉尼最早开发的地区,有着许多代表悉尼开拓史的老屋老街。
    1787年来自英国的菲力浦船长(arthur phillip),在250天的航行之后终于抵达了澳大利亚,菲力浦船长将这个首度落脚的港湾取名为悉尼湾(sydney cove),并带领随同前来的警卫与犯人,在这块砂岩海角上扎营,自此开启了澳大利亚的历史新页,岩石区也就成为悉尼发展的最佳见证。
    乔治街(george street)是岩石区的主轴,也是澳大利亚第一条街道,岩石区的范围大致以cahill expressway和bradfield highway为界线,一直延伸至港湾边。 19世纪初期,岩石区为悉尼最时尚的地区,建造了许多美丽的房子,之后船业运输兴盛,岩石区成为澳大利亚历史在商业、建筑、农业、医药等方面的重要一页,同时也孕育了许多艺术家。然而步入20世纪,特别是1930年代悉尼港湾大桥兴建之后,岩石区则陷于贫穷、拥挤的恶劣居住环境,直到70年代悉尼湾管理局(sydney cove authority)成立后,岩石区逐渐重整为现今悉尼最受游客欢迎的观光据点,现是悉尼湾边最能让人悠闲漫步的亲水区,有宽广的散步道与草地任你倘佯;这儿还有可以享受阳光与海风的临海餐厅、老饕们可以大啖海鲜、畅饮啤酒;这儿还有情趣独特、只在周末登场的岩石区市集(the rocks market)。漫步岩石区,不仅窥得悉尼成长遗迹、遥想菲力浦船长登上新大陆的情景,更是在悉尼最精华的观光区、吃喝玩乐的最佳地点。
    苏珊娜房舍是一连四栋的老屋,建于悉尼开港初期的1884年,保存完整的建筑结构与内部设置,让人可清楚了解早期移民劳动阶层的生活。转角的建物并化身成老杂货店,于周末开张,贩售一些具有百年风味的手工艺品。苏珊娜房舍的建筑并不特别华丽、内部摆设也无法归类于什么流派,但它最大的特点是他从未大规模整修过,可说是真真实实呈现出距今100多年前的悉尼一般市民的住宅风貌。
    目前的管理者新南威尔士州历史建筑基金会(historic houses trust of new south wales)也尽量让它维持原有样貌,小巧的钢琴、泛黄的窗帘、朴实的床铺,就连后院里简陋的卫浴设备都保持原样,甚至,这四栋房屋中的二楼,原本是可以一眼就望到美丽的悉尼港(现在窗外尽是高楼),基金会还特别摆上了一张当年窗口景致的老照片。所以,请别嫌他有点老旧还有点潮湿,老房子嘛,就是要原汁原味才有价值,走访悉尼的起点——岩石区的乐趣不就在这儿吗?
   地标性的海港大桥和歌剧院、幽静美丽的海港小径、绿意盎然的市内公园和洒满阳光的温暖海滩,这里是南半球最具活力的城市——悉尼。沿着悉尼的历史遗迹去寻找久远的殖民时代的岁月,感受时光沉淀的魅力,无疑是探索悉尼的另一种全新方式。而想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也一定离不开品尝地道的当地美食,悉尼拥有融合多样的缤纷美食,别样的滋味瞬间能够治愈旅途的疲惫。
    位于悉尼海港大桥下方地带的悉尼岩石区(The Rocks),原是1780年首批殖民者定居的地方。这里的砂岩建筑历经岁月的蹉跎,完美地保留了旧时光的魅力。曾经黑暗、肮脏的码头区现已成为一个别致而又独具艺术气息的地方,新潮的市场、剧院、精品咖啡厅和酒吧林立,古色古香的岩石区和环形码头有悉尼最棒的滨海餐厅。无论是捧着鸡尾酒在露台享受夕阳,亦或是面对悉尼港的夜色品味澳式大餐,这个历史与现代完美交融的地方总不会辜负你的期待。 
    走走停停是体验岩石区的最佳方式,逛累了以后选择一家精致的餐厅是食客老饕们的兴趣之所在。在一排排砂岩建筑中,一处殖民时期风格的航海帆船建筑很是吸引眼球,这就是临港集团旗下的海滨餐厅(Waterfront),高耸的桅杆和帆船式的外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海滨餐厅坐落于1839年建立的坎贝尔公司仓库原址之上,踏入餐厅,没有华丽炫目的装潢,最原生态的砖与木更添时光的古旧感,低调而亲切。古老的岩墙和橙黄的烛光更为用餐增添了几分情调。海滨餐厅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无敌的海港美景,饱览悉尼歌剧院和悉尼海港大桥的壮美景色。傍晚坐在餐厅的露台,一边享用美味的海鲜大餐,一边欣赏落日的余晖在海面上跃动。悉尼海港的日夜交替就在眼前上演,而夜色下的海港美景更是另一番璀璨的光景。
    “如果你想了解一座城市当地人的生活缩影,那么你就要到它最具特色的市场去走走看看”。
    岩石区市场是悉尼最大的市场之一,全年周六至周日上午10点至下午5点开放。从悉尼歌剧院沿着海港一带的行人步道行走至此仅需10分钟。步行在岩石区的鹅卵石小路上,整个市场共设有200多个各具特色的小铺位,你可以在这里买到当地家居用品、美容产品、原创摄影照片,甚至是店主们自己设计的裙子和包袋、一次性珠宝、原创艺术品和印刷品。
    漫步此地,一边尽情享受周末的和风与阳光,一边感受悉尼港的历史变迁,不远处还能瞥见悉尼海港环形码头进进出出的渡轮,在每一处值得流连的地方尽情停留。找一处悉尼港的露天餐厅享用一顿午餐,沃菲斯餐厅(Wolfies)的龙虾餐一入口就能感受到清甜的鲜味和隐约的海洋咸香。缓慢的生活节奏、迷人的港口风景、拂过的凉爽海风……虽深处繁华都市,却也能隐身在蜿蜒的巷弄中,品味到现代与传统合璧的独特韵味。
    历史的变迁往往出人意料,悉尼最具魅力的岩石区(The Rocks),早期却是囚犯生活的地方,到处是杂乱的鹅卵石街道和小小的胡同。如今,这片历史与现代感交融的区域已华丽变身为悉尼的心脏,悉尼歌剧院、海港大桥、环形码头、博物馆、艺术画廊、热闹的周末市场和港口风情,吸引着无数当地人和大批游客的造访。
    岩石区的知名景观自然不用多说,悉尼歌剧院、海港大桥、环形码头都是悉尼的标志性建筑。而我,作为一个非热门景点爱好者,没事就爱在城市街头溜达。溜达过程中发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岩石区可不是什么梦想,而是事实。这里大白天也有人躺在草地上发呆、喂鸟、跑步、看书;但与此同时,这里又是个被快节奏搅动的区域,那些身着职业装的上班族,步履匆忙,总让人感觉时间飞快。看上去岩石区,就在这动静之间交融着,似乎它也已经习惯。
    悉尼很多颇具年头的酒吧也集中在岩石区。所以,入夜后的岩石区活色生香,更别提周末会怎样。在酒吧欣赏现场音乐,品尝当地自酿啤酒,与热情的当地人干一杯,假装自己重回十九世纪的水手生活,是到这里必不可少的体验。
    周末露天市场也是岩石区的一道风景。长长的通道里,售卖各种当地特色的东西,从自制果酱、精油、旅游纪念品,到颇有设计感的婴儿服装、背包、首饰、贺卡,玲琅满目。光顾周末市场的多为当地人,逛逛市场,累了找个临街的酒吧坐下来,喝点东西,聊聊天。真正的周末生活,买不买东西倒在其次,如果遇到认识人,就更开心了,正好会会朋友。
    我在清晨七点多逛过两次岩石区,和喧嚣的白天是两种感觉。街头清冷寂静,各种小店都才刚刚营业,街道上的晨跑者匆匆跑过,有遛狗的大叔,慢慢地走。总之清晨的岩石区很安静,像个具备动和静两种性格的双面女郎,看似矛盾,实则动和静达到平衡,恰到好处。
    所以,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准备前往悉尼,一定要给岩石区的“非知名景点”留上半天时间。在那些迂回曲折的街道上走走,去那些年头不短的酒吧坐坐,赶上周末,露天市场也必须逛逛,喜欢刺激,海港大桥的攀爬也很带劲......总之,岩石区是悉尼的心脏,这里活色生香,又沉静优雅,像个双面女郎,她等着你上她那去玩!
图一  岩石露出峥嵘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二  百年过道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三  历史从这里走来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四   岩石风光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五  初来乍到时的住房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
图六   岩石区毗邻悉尼港湾,我们一行又来到这里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七   建造此铁桥,曾经破坏了岩石区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图八  桥下公园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九   永远的歌剧院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十   第四次见面了
【11月18日曾三次来此:上午下了飞机,直接来此;下午游船游览悉尼海湾;晚上来此看夜景!】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十一   驴友张君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十二  也许是此行最后一次到此一游了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十三   走上几步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十四   风光不俗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十五    游人其实不准入内
【黄牌上写着“行人”二字,暗示:行人不要入内】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十六  羡慕最是木制长椅
【遗憾,上海南京路只有水泥墩铺上大理石的“石凳”!难道南京路等,就不能放置如此长椅吗?我们小区都有哟!】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十七   和悉尼导游小高合影
【悉尼大学的毕业生,早年随父母移民澳大利亚,北京人士,讲解有文化底蕴】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十八    此视角,无凌乱感觉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十九   入购物店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二十   国人来此一游,创造了许多华人的就业机会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二十一   晚餐餐厅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二十二   同乐轩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图二十三  晚餐后,去悉尼红灯区【限车上观光】,再去悉尼著名的同性恋一条街
【此招贴画有关同性恋者将举行要求有婚姻权的集会】
悉尼有个“岩石区”【1月24日阳光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