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泉城!行走济南,走着走着,发现一泓清水,一块石碑,上书泉名。而且,这些泉名可以追溯到古典名著!比如黑虎泉右侧的珍珠泉,比如曲水亭街南端的刘氏泉……!
今日,7月25日,乃济南游之第五日,游兴日增,渐入佳境。
酒店自助早餐之后,便去芙蓉街。芙蓉街是济南著名的美食街,友人陈先生劝我勿忘一游。
楼下便是泉城街,车站有三辆公交车停靠,每一辆都到芙蓉街,一站路而已。为了省时,还是上了公交。在芙蓉街站下,此时是8点28分。过马路,即芙蓉街入口的牌楼。牌楼外有城雕,栩栩如生。
时间尚早,半数以上的店铺关闭,行人稀少。我有充裕的时间欣赏店家招牌。店家招聘也尽量翻新出奇,一家店铺,店门紧闭,招牌上四个字儿:撒了欢儿。啥店?询问知,乃儿童玩具店。
芙蓉街,三里长街,美食街啊,全国各地的美食汇聚于此。上海城隍庙的生煎,南京的鸭血粉丝,济学荷叶包鸡
......,在“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济南吃荷叶鸡,应景!
行至一半,忽见太湖石石碑,上书“芙蓉泉”! “芙蓉泉”三字的石碑,镌刻在白花花的太湖石,三个字很小,又在左下角,差点从我眼皮底下溜走。一泓清水在不远处。我猜:芙蓉街之名源于此吧。
《老残游记》中描写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而现今位列七十二泉,真正涌泉于居民院落的泉水较有名的也许就是芙蓉泉吧。
查百度:
诗人董芸,清中期亦寄居于此。
董芸在这里读书作文,准备应举。他所写《广齐音》中有一首《芙蓉泉寓舍》:
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荫坐著书。
伫立池边,对着手机,我吟诵董芸此诗。尤其是其末句,好似见到董举人读书作文的身影哦!
曲水亭街乃泉城济南一条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特色老街。
曲水亭街位于历下区大明湖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北起大明湖路,南经西更道街北口转东止东更街北口,东临百花洲,通后宰门街、小兴隆街,西通泮壁街、辘轳把子街和涌泉胡同,北临院后街,南临珍珠泉宾馆。
在小兴隆街西口附近的河东岸,原有三间草房,名曲水亭,坐东朝西,房前屋后,小溪弯弯,流水潺潺,垂扬依依,亭门悬挂着郑板桥撰写的对联:“三椽茅屋,两道小桥,几株垂柳,一湾流水”。街以亭而得名,亭以水而命名,水以曲而著称。如此神韵,让人感叹。
曲水亭街连接大明湖、百花洲、王府池子、芙蓉街,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北靠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南接西更道、东望德王府北门,西邻济南府学文庙。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与曲水亭街相依,一边是青砖碎瓦的老屋,一边是绿藻飘摇的清泉,临泉人家在这里淘米濯衣。现在的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着《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曲水亭街,叫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极富文化韵味。
曲水亭街的记载可远朔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有记载。这便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小桥流水,泉城风韵的地方。
曲水亭和曲水亭街曾是文人荟萃之处,文人们在此下棋、聊天、品茶。古代文人每年农历三月三相邀聚会于曲水河泮,把酒杯里盛上美酒,放在木质托盘中,让酒杯顺着弯曲小溪漂流,酒杯漂到谁的面前停住,谁便要饮酒赋诗。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的“引以流觞曲水”就是这个意思。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写道:“历祠下泉源竞发,北流经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宴公私多萃其上”。流杯池即今王府池子,池水北出,曲折东流是为曲水河。旧时,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各地文人墨客都要相邀聚会于此。在这一天人们要到水边洗濯以消除不祥,文人称此为“修禊”。“修禊”完毕后,宴会开席,文人便开始“曲水流觞”的诗酒盛会。用觞杯盛满酒,放在托盘上,然后把托盘放在流杯池的水面上任其顺流漂下,托盘漂至拐弯处,往往会停止不动,只要酒杯停下,坐在河边的人就要端起酒杯,将酒一饮而尽,然后还需吟诗一首,如吟诗不佳,便会被罚酒。据说,这种曲水流觞盛会一直流行至清代。
曲水亭北邻百花洲和大明湖,南靠府衙后门,来往游客较多。而附近不远的贡院,又是文人荟萃的地方。据济南文化研究专家徐北文教授回忆,一直到解放以前,亭南河两岸依然书肆林立,大约有四五十家书店从事古书和旧书交易。
曲水亭街小桥流水、垂杨依依、潇洒雅致、景色宜人,街巷风貌、格局与建筑具有鲜明特色,能体现济南城市风貌或特征。曲水亭街北靠大明湖,南接西更道,东望德王府北门,西邻济南府学、也就是文庙。当地百姓有所谓“芙蓉街,西奎文,曲水亭街后宰门”之说,一边是青砖红瓦的老屋,一边是从容流过的清泉,临街人家在这里淘米、洗衣、使老街古旧中透出活力,沉静中显出生气。清澈的泉水于院内、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经年不息,在家家户户的生活里浅吟低唱,使济南这座北方古城拥有了些江南水乡的明丽妩媚。
今日在我进入曲水亭街之前的一个精彩节目是参观济南文庙。陈先生关照我,此乃全国一有特色的文庙,不可不入内也。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当我来到文庙,只见大门紧闭,隔着铁栅栏,见一清洁女工在内扫地。
-- 请问:大门在哪儿?
--
对不起,文庙正在装修,8月1日开门。您再来吧。
清洁女工很礼貌地回答我。
-- 好,谢谢。
嘴上虽然说好,心却一沉。明日就要打道回府,咋再来呀!
旅游,如人生,遗憾谁人能免?
2003年到河南洛阳开会,会议组织者让文庙参观小浪底,心向往之,可惜,事到临头,变卦,据说一位大官将来小浪底视察工作,散客不接待了!
2007年到丽江,次日将登玉龙雪山,结果天公不作美,事到临头,取消!
1985年首次登黄山,3点抹黑起床,一路跋涉,七转八弯,去观日出。刚到山顶,乌云飘来,不仅看不出日出,还一个个淋成了落汤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