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2018-08-01 08:55:48)
标签:

趵突泉李清照纪念堂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济南六日,两进李清照纪念堂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题图二:李清照纪念堂对面的石碑 - 鸢飞鱼跃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从本集的照片标注的日期和时间可以看出,我在到达济南的当日下午入趵突泉,进入李清照纪念堂,7月26日将离开济南,25号,我再次进入李清照纪念堂。 
    前面讲过,1985年与台州师专同事去登泰山,路过济南,入趵突泉,见李清照纪念堂,欲入内,受阻,留憾。因此,此行大有补憾之心。
    当年入趵突泉,见李清照纪念堂,心生狐疑:咋的趵突泉内有李清照纪念堂?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 -- 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纪念堂,坐落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 建于1979年,纪念堂两旁是郭沫若先生写的对联。上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写的是李清照故居所在地;下联“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是对其词作成就的赞扬,称赞她所作的“漱玉集”以及为丈夫《金石录》所作的序。挂在门厅内的匾额“一代词人”也是郭沫若手书。
    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的文官,是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博学多才,母亲也是一位状元的孙女,知书达礼。李清照自小受双亲熏陶、启发和诱导,再加上天资聪慧,酷爱读书,成为当时杰出的文学家。
    李清照18岁时,与当朝宰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妇俩互相支持,恩恩爱爱,作诗填词,研究金石书画,购置古籍字画。靖康之难以后,北宋灭亡,金兵南侵,宋五朝南渡,偏隅江南,李清照夫妇被迫南下,途中,明诚病死。晚年的李清照一直过着无依无靠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渡过了她的余生。       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为分界线,前期的词大多描绘的是歌咏自然,赞美生活,夫妻恩爱、思念的词。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如梦令》);“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自明朝以来,中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和多处“藕神祠”。济南趵突泉景区中部有一座古建筑——李清照纪念堂。
    趵突泉内李清照纪念堂整个纪念堂面积四千余平方米,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院内歇山飞檐绮丽多姿,悬山抱厦丰富多变,曲廊凹凸有致院落花木扶疏。纪念堂分为东、西两处院落。东院又分南北两院,由回廊连接,亭、轩、廊、榭错落有致。
    “李清照纪念堂”的牌匾由郭沫若于1959年题写。院内的芭蕉、海棠、桂花等植物都是李清照生前极其喜爱的。左侧部分叫溪亭,取自李清照的一首词中著名的一句“常记溪亭日暮”,下方抱柱的楹联“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由著名的书法家蒋维松书写。正厅部分是“漱玉堂”,迎面的牌匾是郭沫若的墨宝。
     李清照全身雕像,是仿照著名雕塑家王昭善先生的作品制作而成。雕塑的后面有郭沫若为李清照所写一首诗: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秋是著书。
     好景总不长,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宋王朝南渡,李清照夫妇不得不移居江南,过起了漂泊的生活。南渡之初,赵明诚病死,当时的李清照只有46岁。李清照孤身一人度过了漂泊凄凉的晚年。在这一阶段,她有一首著名的诗,叫《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了一种深切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李清照逝世于浙江的杭州,书中记载是73岁。
    李清照纪念堂对面是漱玉泉,漱玉泉边缘柳成荫,泉水清澈见底,水石相激,淙淙有声,犹如漱玉。漱玉泉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居于此而闻名,名从李清照《漱玉集》而来。
    儿时记忆最难忘,我读到的李清照的第一首词是《声声慢 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的语文老师当年讲解李清照的这首词,非常用心。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两入李清照纪念堂【8月1日阳光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