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从乔家大院来到王家大院
题图二:王家大院精美石雕
在山西连走了两家大院 - 乔家/王家,自然要将两家作一比较。
王家大院祖上是做豆腐经商起家,后人有经商有做官的。清朝末年,王家的一位官人被赏赐皇帝黄马褂,王家当时可谓盛极一时。
后来慈溪太后西逃出京的时候,就曾夜宿王家大院。
此乃两家大院的惊人相似点:皆为做豆腐经商起家。因此,当地有一民谚:要想富,做豆腐,要想发,发豆芽。慈禧西逃出京,在两家大院皆有小住的历史记录,且两家待慈禧皆不薄。
王家大院在道光年间逐渐衰败,直至芦沟桥事变后,王家大院的人基本都已经是顿收家业,居家南迁,流落他乡,大院无人居住了。
如果说王家之衰败有点儿大势所趋的味道,那么,乔家大院的主人在1947年则主动抛下不动产和天地,举家背井离乡,迁居国外。两家并未挨到1949年家乡解放时,被土改、被镇压。此事是否体现了晋商的精明和远见,或曰“识时务”?
在王家大院,我有随想 → 想起了上海的黄金荣和杜月笙。
前者上海解放后,还留在上海,守着他的大世界和黄家花园,结果,解放后不久,大公报头版刊登一幅照片,黄金荣手持大扫帚,在大世界门外扫地。而杜月笙素来待人慷慨,无守财奴性,结果,留下不动产,先逃亡香港,在那儿避免了“被镇压”的人生结局。
解放初期,杜月笙在和孟小冬在香港结婚,见下照一。
【孟小冬(1907—1977),女,北平宛平(今北京)人,梨园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人称“冬皇”的孟小冬。是京剧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弟子,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她的扮相威武、神气,唱腔端严厚重,坤生略无雌声。孟小冬一生坎坷,1977年在台湾去世。】
下照二:黄金荣在大世界门外扫大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