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夕阳西下时,来到海滩宋井
题图二:非海带,非紫菜,打捞鲍鱼之饲料
旅游,专门去看一口井,难得,2014年3月13日,我们离开礐石,来到渡口,上渡船,来到南澳岛。踏上南澳岛的第一个景点就是一口井,宋井。
宋井,顾名思义,就是宋代就开掘的井。那是南宋末年,即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离京城临安后,不断南逃,赵昰在福州被拥立为皇帝。以后又从海路南撤,在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下来到了南澳。太子是指宋端宗赵昰病死后继位的弟弟7岁广王赵昺。据说当时为饮用水之需,他们在澳前村一带挖了三口井,一为龙井,专供皇帝饮用;一为虎井,供大臣饮用;一为马井,供随从人员和士兵饮用。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了,有时又会显露出来。谁也不知道了。这些井神奇之处在于虽然地处海滩,常被海潮掩没,但是潮退之后井水不带咸味,照样甘清甜美。
为什么与海近在咫尺的井会长年不带海水的咸味呢?据有人考察后认为,从科学的道理分析,当时三口井是开凿在山边的岩石上,又正对泉眼,所以泉水源源不断,而将海水冲淡。而且由于井的底部有两重石岩,泉眼在上,底部的石岩又挡住了海水的渗透,所以水质甘甜。当潮水涌进井后,由于海水比重大,下沉后从岩层渗出,上面的泉水依然清淡。
宋井四四方方、普普通通。井之后,有阶梯可通一小亭,亭匾上书“潮书宋韵”四个行体字。井之前,则是怪石、沙滩、小屿和大海。
宋井的奇特之处在于,虽然极近大海,但井水却是淡的。而吸引我们的,不只是宋井的水清甜可口,还有宋井的有关传说。
在景区中,有文字如此记载:“虽现代考古追溯,数千年前已有人类活动。然详见诸史书,以南宋帝室转战至此,驻跸逾月,挖井汲水为首记。”
宋井一侧另有更详细碑文提示:宋井,建于南宋景炎元年(1270)。时元兵追迫,皇室及军队自福州舟至南澳,驻扎于此。相传曾挖井三口以供饮用,后为海淹沙没。清光绪十五年此井复出,历年来时隐时现。其水甘淡,久存不败,为南澳之一奇迹。
宋井,顾名思义,就是宋代就开掘的井。南澳岛宋井,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南澳岛上的云澳镇澳前村东南海滩。该宋井的神奇之处,在于其虽身处海滩,却是一口永不枯绝的淡水井。
这三口宋井原在山坡上,由于地壳变动逐渐沉入海滨沙中,故山坡井变成海滩井,神秘莫测,时隐时现,且海水灌之仍淡,水甘而醇,久贮不腐。
自清末光绪十五年(1889年)以来,只“浮”过马井、虎井(1969年“7.28”台风时露出,离马井西南约20米),龙井无踪无影。今所存者乃马井,已知其共7次于大风浪拖沙之后浮现。每当井“浮”,民众蜂拥而至,取井水带回家中冲茶或珍藏。1984年秋该井再次“浮”现后,人们采用定标等方法保留下来,不让其再“沉”,并修建护井台加以保护。成立了宋井风景区。景区由蜚声中外的宋井、景亭、太子楼遗址等主体景观组成。
南澳岛上养殖鲍鱼成风,海滩上见打捞鲍鱼饲料的渔民。难怪,现在市场上鲍鱼价格猛跌,2 - 3元/只。
加载中,请稍候......